学了多年英语,为何还是不会说?中文特殊语言区的发现点破玄机。
现在很多中国人学了多年英语,考试分数可能很高,却一句英语都说不利索,人谓“哑巴英语”。这是因为学成“哑巴英语”的人,用学习中文的方法来学习英语,其方法不符合脑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同样,外国人要学习中文,如果采用他们学习母语的方法,只注重语音环境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中文的同音字非常多,比如“家”的同音字可以有佳、加、嘉、珈、枷、袈等等,单说出一个字,很难理解是什么意思。而英文中同音字非常少,当听到一个词一般就能反应出某样东西。
正因为中国人的大脑语言区在空间位置上不同于以英语为母语者的大脑语言区,所以,我们14岁后再学英文,用的脑区就不一样了,岁数大的人学英语也完全是用学中文的方法在学英语。
中国人从小学习中文,他的大脑的布鲁卡语言区非常发达,而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功能相对极弱,这样,当我们接受外语时,阻力非常大。那么,少儿学外语为什么比成人快?因为儿童的布鲁卡语言区还并不发达,它有异于成人的大脑结构。
儿童学外语,起步越早越好,4-12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超过这个时期,母语保护系统的阻力就会加大,所以应该在“布鲁卡斯区”发育成熟前学习英语,从而把英语作为终生的第二语言。
相关链接
国人到底该如何学习英语?
世界著名英语语言专家亚历山大(《新概念英语》一书的编者)在《二十一世纪报》上开设了一个疑难解答专栏。有一次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有何区别?他竟劈头答道:“知道这种区别并不能提高你的英语,顶多不过增加有关英语的知识而已。”在略作举例说明后,他甚至得出结论:“由上可知,英语中并没有什么‘定语从句’,至少我是不知道。”这一问一答,似乎也就给了我们一种暗示。
简言之,中国人学外语是把它奉为学问,外国人则仅仅将其作为工具。做学问当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十年方才磨一剑;当工具使就有如等米下锅,三月便需见成效。中国人则几乎个个堪称“英学家”。他们拥有的英语语法知识足以令英美人吃惊,他们提出的问题甚至让世界一流的语言专家瞠目。遗憾的是,社会却容纳不下如此众多的“理论才杰”;倒是紧要关头,成堆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中竟然找不出一两个足以充当口译的实用人才!
稿件来源:北京科技报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