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工业园区最新发展情况 2013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0亿元,是1994年的169倍,相当于再造一个2002年的苏州,平均增幅(现价)31%,高于苏州市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4375.8亿元,是1994年的122倍,相当于再造了一个2002年的苏州,年均递增28.8%,高于苏州市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6.9亿元,是1999年的571倍,相当于再造一个2004年的苏州,年均递增33.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目前,园区以占苏州3.3%的土地、7.4%的常住人口和6.3%的建设用地,创造了全市约13%的工业产值、15%的地区生产总值、16%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建区以来,苏州全市15.3%的GDP增量由园区创造,13.1%的工业产值增长由园区拉动,29.1%的进出口总额递增由园区实现,园区已成为拉动苏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引擎。 近年来,园区在转型发展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抢抓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机遇,大力开展择商选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效。 2.聚焦科技自主创新。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主阵地,大力推进“科技跨越计划”和“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 3.加快建设综合商务城。按照苏州中心城市“一核四城”发展定位,加快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繁荣。 4.大力构筑人才高地。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支撑。 5.持续改善社会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努力使全体居民更好地分享园区开发成果。 6.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先行先试探索,不断增创发展优势。【详细】
|  二、今后发展目标和举措 当前,园区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园区将在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中新合作,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不断赋予“园区经验”新内涵,加快把园区打造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东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经济繁荣与生活宜居相得益彰的新天堂,积极争当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和苏南现代化建设先导区。 一是致力促进高端集聚。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服务经济为主体、以高端制造为基础、以优秀人才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提升区域能级水平。 二是致力提升创新能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更加注重技术溢出、人才溢出,推进协同创新,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实施自主品牌企业五年培育计划,不断提高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人均劳动生产率、每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和高技能人员数,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 三是致力建设美丽园区。按照“生态宜居、紧凑集约、低碳节能、智慧智能”的要求,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承载能力、建设水准。 四是致力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弘扬园区经验,深化中新合作,加强先行先试探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现开发模式创新、产业模式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苏相合作区、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等项目,拓展空间、提升品牌,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五是致力改善社会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切实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积极推进居民收入倍增。 总之,在新的发展时期,苏州工业园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