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多措并举全力抗旱减灾
2022-06-22 14:10:4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国文责编:胡晓萌

  据气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大部分地区至今已连续253天无有效降水。今年自入春以来全旗旱情面积达1789万亩,84.6万亩农作物、199.7万头牲畜受灾,土壤墒情极差、大部分牧草至今未反青、干旱严重。抗旱形势严峻,鄂托克前旗启动了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据了解,为做好干旱灾害防范与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轻损失,鄂托克前旗旗委、旗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动员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灾情,谋思路、想办法、破难题。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抗旱减灾工作中来,各包联单位、帮扶企业、爱心人士积极行动,上下齐心,为全力打赢抗旱减灾这场硬仗,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6月7日,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上海庙社区,四面八方赶来的农牧民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有序领取着抗旱保粮的微生物菌肥,装车、签字、驶离,现场井然有序。

鄂托克前旗多措并举全力抗旱减灾_fororder_111

  农牧民有序领取抗旱保粮的微生物菌肥 摄影 闫伟

  “今年,咱们这个地方风沙大,旱的也厉害,很多农民种的玉米、大豆受灾很严重,政府给我们发放了菌肥,能让受灾作物尽快恢复生长,减少损失。真的太好了。”上海庙镇水泉子村村民段云飞脸上笑容难掩。

  据了解,鄂托克前旗下放了农业生产救灾资金69万元,帮扶范围涉及鄂托克前旗4个镇,全旗共计补贴37.4吨微生物菌肥。同时积极发动农牧民进行抗旱自救,进行灾情监测通报,指导农牧民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将农牧民损失降到最低,做好抗旱保粮工作,守好“粮袋子”。

  6月9日,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布拉格社区,工作人员正在给水浇地不足30亩的种养殖户发放抗旱饲草料,农牧民们按照每户核定的数量领取玉米粒,有序装车运走,一袋袋沉甸甸的玉米粒如“压舱石”般,安稳了农牧民们旱情中焦急的心。据了解,鄂托克前旗抗旱饲草料发放涉及全旗4679户养殖户,核定载畜量为30.71万头只。

       在此次抗旱工作中,鄂托克前旗共计发放旗级抗旱补助资金372余万元。灾情发生后,旗委、政府积极行动,及时向自治区、市有关部门汇报灾情,获得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00万元整,市级抗旱救灾资金1000万元整,继续对符合条件的6452户农牧户进行补贴。截至目前,全旗共发放补贴资金1472.51万元,调运发放饲草料1.99万吨。

鄂托克前旗多措并举全力抗旱减灾_fororder_2

  农牧民在银行办理抗旱保畜低息贷款 摄影 闫伟

  6月17日,在鄂托克前旗农商银行敖镇支行大厅,前来办理贷款的农牧民络绎不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农牧民都成功申请到了“抗旱保畜”低息贷款。同时,针对旱情较重的偏远地区及行动不便的农牧民,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为农牧民办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今年天气非常干旱,草场没有草,储存的饲草料也马上要见底,买饲草料资金又不充足,让我很头疼,银行为我们农牧民发放低息贷款,解决了我们农牧民买饲草料的问题。”敖勒召其镇塔班陶勒盖嘎查牧民白嘎力说。

  面对严重旱情,驻旗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6亿元。其中,鄂托克前旗农商银行推出“抗旱保畜”低息贷款,共发放信贷资金2亿元。

鄂托克前旗多措并举全力抗旱减灾_fororder_33333333

  社会各界向受灾地区捐款捐物 摄影 闫伟

  鄂托克前旗组织动员各部门、各企业事单位、包扶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截至目前,全旗协调多方力量共发放抗旱物资9552吨、资金681万元,向社会各界筹集抗旱物资300吨、资金116万元。

  与此同时,鄂托克前旗密切与自治区、市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及时了解气象、土壤、灾情信息预警以及农事等信息,做到提前精确预警,在有利气象条件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截至6月21日7时,全旗共实施地面火箭增雨作业7次,发射火箭弹57枚。同时对嘎查村“三类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进行重点调查跟踪掌握,争取临时救助等政策性补贴,降低群众损失,增加农牧民收入;此外,依托政策支持,发挥保险作用,积极主动与保险公司对接,制定补偿标准,对全旗受灾农作物进行现场勘验、定损、理赔,最大程度的减少受灾农作物带来的经济损失。(文 闫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