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数字浙江     |      直观中国      |      长三角      |       看浙里        
护“八大水系”生态安全 浙江公安机关上半年侦破非法捕捞类刑案690起
2022-07-28 13:51:21来源:浙江新闻编辑:贾晓茹责编:尹红燕

护“八大水系”生态安全 浙江公安机关上半年侦破非法捕捞类刑案690起_fororder_1

台州临海非法捕捞船只被无人机抓拍

  7月27日,记者从浙江省公安厅获悉,为扎实做好浙江“八大水系”首次统一禁渔工作,今年3月以来,省公安厅部署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严重破坏浙江母亲河生态安全犯罪活动为主题的“剑锋2022-2号”统一收网行动。截至6月底,全省共侦破非法捕捞类刑事案件690起,涉案总金额达8400余万元。

  今年是浙江“八大水系”执行统一禁渔期开局之年,首次将浙江的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苕溪、运河、飞云江、鳌江等八大干流和64条支流,共计1030余公里水域列入统一禁渔,是切实保护浙江“八大水系”生态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全省各地公安机关与农业农村、海警、自然资源等执法部门紧密合作、协同作战。

  行动期间,各地公安机关紧盯非法捕捞和非法采矿全环节,对“电、毒、炸”等非法捕捞犯罪和盗采“江砂、河沙、海砂”等非法采矿犯罪行为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强化案件经营,重点打击组织化、团伙化以及“订单化”等类型案件,厘清犯罪组织网络、利益关系,实现全链条、全环节打击。

  温州市公安机关连续侦破了涉嫌盗挖海砂、岛礁石矿的非法采矿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人,查扣运输船5艘,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台州市公安机关侦破在临海灵江流域非法捕捞刀鱼并冒充“长江刀鱼”之名以高价向省内外贩卖牟利的特大非法捕捞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查实非法捕捞刀鱼15000余斤。

  典型案例:

  杭州钱塘非法捕捞鳗鱼苗系列案件

  2022年3月初,杭州市公安局根据线索排摸发现,钱塘区辖区沿江一带仍有一批不法分子在疯狂捕捞鳗鱼苗。市局立即组织警力开展秘密调查,通过大数据和情报分析研判,在查清案件基本架构以后,联合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先后于3月24日、5月10日、6月7日开展三个波次的抓捕行动,共抓获嫌疑人50人,累计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2人,共收缴作案工具“绝户网”(密网)51张、灯光诱捕设备9套,查扣鳗鱼苗2000余尾。全案涉案鳗鱼苗2万余尾,涉案金额150余万元。

  警方提示:鳗鲡(俗称鳗鱼苗)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由于其无法人工繁殖,被称为水中的“软黄金”。受利益驱使,在每年3、4月鳗鱼的产卵回游期经常会有大量不法分子聚集在钱塘江下游地区进行非法捕捞鳗鱼苗作业。为保护渔业资源,请广大群众杜绝使用“电毒炸”等破坏性方式和“绝户网”“电杆”等破坏性工具进行捕捞作业,以免触犯法律。

  宁波余姚非法捕捞水产品系列案

  2022年4月以来,余姚市公安局经侦查发现,余姚江流域存在大量抛洒化学制剂毒捞河虾的违法行为。余姚市公安局环侦大队迅速组织精干警力开展调查,并会同各属地派出所、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多次集中抓捕行动,共抓获嫌疑人37人,现场查获使用化学制剂捕捞的河虾40余公斤,收缴尚未使用的化学制剂20余瓶,网兜60余张。涉案人员均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提示:该系列案件通过泼洒化学制剂氯氟氰菊酯的方式捕捞河虾,不仅影响了内河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渔获物体内残留的化学制剂也给广大群众的舌尖安全造成严重隐患。请遵守内河禁渔的有关规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在禁渔期请坚决做到不违法捕捞并销售渔获物。

  温州苍南“4.1”非法采矿案

  2021年6月以来,苍南县公安局通过侦查发现,以犯罪嫌疑人夏某某、黄某某为首的团伙未经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在苍南县金乡镇石砰观音礁区域利用挖掘机、碎石机作业非法采矿,所采石方通过船运销售至省内温州、台州市等地。2022年5月8日,苍南县公安局将该团伙5名首要分子抓获归案,扣押用于运输的船只1艘,挖掘机4台。经鉴定,所采矿石为凝灰岩。该团伙每月开采矿石30余万吨,现已查实涉案金额2200余万元,总涉案土石方约400万吨,截止目前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

  警方提示: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不可再生资源,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开采行为。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心存侥幸、顶风作案的,依法坚决予以打击,对包庇、窝藏、纵容、转移或者充当保护伞的,将依法从严查处!(通讯员 陈谊 记者 施力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