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云南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云南自贸区
滇中引水工程水润滇中 造福云南各族群众
2022-08-09 09:11:20来源:云南日报编辑:张科责编:李金秋

  原标题:省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关注滇中引水工程建设 助力水润滇中 造福各族群众

滇中引水工程水润滇中 造福各族群众_fororder_802

滇中引水工程观音山倒虹吸项目施工现场 云南日报通讯员 马碧辉 杨平海 摄

滇中引水工程水润滇中 造福各族群众_fororder_c0

滇中引水石鼓水源工程进水塔边坡,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为进水塔建设做准备。 云南日报记者 黄兴能 摄

  聚焦

  去年视察发现的困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世纪工程加快建设步伐还需攻克哪些技术难题?工程沿线地区群众权益维护、生态治理修复等合理诉求是否得到回应?今年5月,《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视察组关于2022年度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提交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进行审议,坚持问题导向,助推工程建设。

  自2020年起,省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组织视察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情况,紧盯事关云南发展、百姓福祉的重大水利标志性工程建设进展,切实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助力加快建设步伐,早日实现水润滇中、造福百姓。

  关注世纪工程 连续3年视察

  筑水网千里之脉、引雪域高原之水,解云岭万物之渴、惠滇中千万之民。作为全国在建投资规模最大、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事关云南发展全局、有效缓解滇中地区水资源短缺、保障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工程,滇中引水工程自2018年10月全面实施至今,受到全省上下高度关注。

  根据省委工作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自2020年起,省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将视察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情况列入当年监督工作计划,由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赴昆明、楚雄、大理和丽江等州市的十余个建设现场点进行视察。

  建设进展如何、复杂地质条件带来哪些技术难关、工程质量如何保证、资金管理是否安全……3年来,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通过实地走访察看、听取地方政府和省滇中引水建管局等单位的工作汇报,以及听取人大代表、当地群众、参建单位意见建议等方式开展视察,形成视察报告提请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相关工作建议和审议意见交由省政府及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办理。人大监督发力,有力助推了这一超级工程优质安全顺利地进行建设。

  根据今年的视察报告,截至5月上旬,滇中引水工程今年已完成投资36.72亿元,占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下达115亿元年度投资任务的31.93%;滇中引水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442.20亿元,占动态总投资的54%。各类隧洞开挖16.2公里,占总长的75%,土石方开挖420.2万立方米,占总量的70.76%,土建工程较合同工期提前约半年。质量安全方面,已完成验收的项目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89%以上。

  “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正酣、进展顺利,‘金水入滇’步伐再提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期间,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成效给予肯定,并提出,相关单位及沿线各州市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全力推进滇中引水工程建设。

  紧盯问题整改 持续跟踪问效

  隧洞输水世界最长,跨越多个复杂地质构造单元,广泛存在活动断裂、高地下水、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等问题……滇中引水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世界性技术难题,成为工程进度顺利推进的重大挑战。但从今年发布的一系列施工情况来看,超前地质预报、岩爆综合防治等新技术、新工艺陆续研发投用,盾构机“龙祥号”、“云岭号”TBM等“大国利器”持续发力,滇中引水工程多项技术性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破解复杂地质条件和解决技术困难的背后,离不开云南人大监督的积极助力。

  省人大常委会在去年的视察中指出了复杂地质条件和技术难题影响工程建设正常推进、部分要素保障不到位、工程沿线群众利益受损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转交研究办理后,省政府办公厅高度重视,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了办理时限,并按时限要求对办理情况作了回复。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把2021年视察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工程建设推进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二期工程准备情况等作为视察重点,紧盯问题整改,推动工作落实,着力增强跟踪问效。据介绍,去年视察后转交办理的问题已基本上得到解决或正在积极推进中。

  ——复杂地质条件和技术难题影响工程建设正常推进问题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省滇中引水建管局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全过程技术咨询”的技术攻关机制,定期组织专题会议、进行技术咨询,不定期邀请专家委员会成员开展专题调研指导,多家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扎实推进“西南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型引调水工程安全建设与高效运行关键技术研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部分要素保障不到位,影响制约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问题已逐项破解推进。滇中引水一期工程申请44124.18亩临时用地,目前已获批43149.63亩,未获批的974.55亩正在审查审批中;昆明段石山村砂石料场已取得矿权,400亩移交土地已开始进行清表施工。40个涉铁项目点已签订6处代建和34处技术服务合同,涉铁项目已恢复推进。

  ——工程沿线群众利益受损问题得到了阶段性及时有效解决。沿线地区积极妥善处理因工程施工产生的征占坝塘、水源减流、设施损坏、施工扬尘、噪声污染、爆破振动、作物减收等问题。截至目前,已投入3156.26万元进行了定损及补偿;投入5900万元统筹解决沿线群众修路架桥、人畜饮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合理诉求,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目前又在沿线投入2518.95万元实施一批饮水保障工程,尽最大努力为沿线群众谋福祉。

  把脉提出建议 加快建设步伐

  “省级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在主动作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省级各相关部门、工程沿线有关州市对用地等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不一,严重制约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目前工程存在的砂石料缺口约356万立方米,工程二衬施工仅完成开挖总量的26%,给地下隧洞施工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坚持问题导向、把脉促进工作。今年,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聚焦制约工程建设进展的瓶颈困难,指出当前建设工作仍存在的“复杂地质条件仍影响着工程建设正常推进”“省级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不力导致部分关键性制约因素难以及时破解”“工程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安全风险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工程建设沿线群众利益受损问题仍应高度重视并持续跟进及时解决”四方面问题。

  围绕加快推进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即坚持科技创新,遵循科学规律,确保工程建设优质安全顺利推进;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制约项目推进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标准程序,切实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问题导向,树牢宗旨意识,切实维护和保障沿线群众合法权益。

  “建议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对视察发现的问题、特别是之前存在的老问题提高重视,推动整改落实,把滇中引水工程真正打造成优质工程。”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丁艳波在审议时说。

  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提出,希望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强协调、主动履职、积极作为、形成工作合力,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在严格遵循工程建设科学规律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真正做到“干好一个工程,造福一方百姓”。(云南日报记者 瞿姝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