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科技赋能 助力“芜湖大米”走向全国
2024-04-24 10:16:51来源:芜湖日报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近年来,“芜湖大米”品牌强势“出道”,成功跻身国内高端大米品牌。2024年,“芜湖大米”品牌振兴上升为全省战略,安徽芜湖大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并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2024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立项名单。短短几年,“芜湖大米”从无到有,从生根发芽到声名鹊起,是如何做到的?

  从“四大米市”之首升级“芜湖大米”

  芜湖盛产水稻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是重要的产粮区。著名的长江黄金水道贯穿城市,境内河网密布、水运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自然环境优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也有利于优质稻米的培育。也因此,近代芜湖被誉为“四大米市”之首。

  然而,在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上,芜湖缺少响当当的拳头品牌。那么,芜湖该怎样打造一个公共农业品牌?

  基于芜湖深厚的稻米种植和米市人文历史,优越的自然地理与交通位置优势,2017年,芜湖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芜湖大米”品牌振兴战略。

  经反复试验、筛选出的优质大米良种,与芜湖这片希望的田野双向“奔赴”,种植出的“芜湖大米”口感好、品质优,很快便敲开了江浙沪、北上广等国内高端市场的大门。

  迄今,“芜湖大米”品种,从最开始的2个增至5个,有籼米也有粳米,均在国家优质米评审中获过金奖、一等奖。

  从“芜湖大米”升级智慧“芜湖大米”

  为实现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生产,2021年起,芜湖市政府联合中联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在“芜湖大米”的基础上,升级打造智慧“芜湖大米”品牌,全程智能化管理及质量可溯源,真正做到科学化、精准化种田。

  中联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研发了环境、作物类、风险管理三大算法体系和病虫害、土壤肥力、农业气象等水稻全生命周期生长模型,开发了农艺、农机、农信融合的‘农业大脑’,特别是将水稻生产过程划分为播种、插秧、分蘖、孕穗、成熟等13个环节,并细化出品种选择、用种量、播种密度、平整土地、氮肥用量、稻曲病防治关键时间、最佳收获时间等49个决策点,实现全过程各环节信息感知、定量决策、精准投入、智能作业和稻米质量安全可追溯。”

  2021年,智慧“芜湖大米”被农业农村部列入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

  截至2023年底,芜湖共建立44个智慧“芜湖大米”智能设施监测点,2024年将再增30个,全力推进智慧化建设。

  预计到2025年,全市将建成60万亩数字水稻种植基地。

  据测算,全生育期内,每亩智慧“芜湖大米”减少氮肥用量21.8%、磷肥用量14.3%、农药用量30%左右。根据农业农村部稻米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智慧“芜湖大米”无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每百克蛋白质含量7.62g、脂肪含量0.67g,直链淀粉含量高达17.9%,特别是有益元素硒含量每千克0.049mg,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

  所有上市的“芜湖大米”外包装上都有相关的检测报告,让顾客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口感方面,“芜湖大米”晶莹剔透,蒸煮后清香扑鼻、柔韧可口、软硬适中,冷饭质地好、不回生。

  智慧“芜湖大米”走向全国

  鲲鹏翱翔于天,必有“好风”托举。

  为加速提升品牌知名度,“芜湖大米”宣传曾登上高铁列车,还作为唯一的区域公共品牌亮相央视。

  每年,芜湖的单轨列车、出租车顶灯、高速公路广告等都助力“芜湖大米”走出去。

  而随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建设,芜湖的交通路网日益完善发达,与全国各地空间距离大幅缩短,更加便捷“芜湖大米”对外输出。

  短短几年,“芜湖大米”种植推广面积,从试验田到28万亩,再到今年的45万亩,原动力来自于经济效益的提高,经营主体对“芜湖大米”未来的看好。

  2023年,繁昌宏庆米业自种1100多亩“芜湖大米”,又与农户签订了近万亩订单,“全部销往长三角、珠三角一带,批发价每斤6元,而普通大米批发价只有2元多。效益翻倍了,种植、加工环节都受益。”负责人曹晶晶告诉记者。

  几年来,周边种植“芜湖大米”的农户越来越多,他们都非常认可“芜湖大米”品牌。

  据测算,种植每亩“芜湖大米”比普通大米节本增效约500元。2023年智慧“芜湖大米”基地评选,共157个主体通过,而全市申报主体高达340个。

  正如一位种植户所言:“能给农民带来高收入、高收益的,就是好产品。”(芜湖日报记者 李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