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家确认南极冰穹A为地面最佳天文观测台址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0-07-30 02:58:46 显示图片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郁):北京时间7月29日夜,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商朝晖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成果。依托安装于中国南极昆仑站的自主研制设备,研究团队首次测量并获得了极佳的夜间大气视宁度,证明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的光学天文观测条件优于已知的其他任何地面天文观测台址。专家介绍,这项研究成果为中国进一步开展南极天文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有利于未来的天文台工程建设和成本控制。

  天文学是一门实测科学,天文观测台址的选择十分重要,而视宁度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视宁度好的条件下,照片上的星象更加锐利清晰,观测暗弱的天体效率更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马斌博士在接受环球资讯广播独家专访时介绍,昆仑站所在的南极冰穹A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大气条件,大气湍流很少,具有非常好的夜间大气视宁度,具有“准空间”的天文观测条件。“南极大陆被冰层覆盖,所以它就叫做冰盖。冰穹A这个点就是整个冰盖的一个最高点,海拔4000多米,有3000多米全是冰。太阳落山之后,冰面上迅速散热降温,它就会带动把冰面附近的空气气温迅速下降,那就造成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低;冷的(空气)在下面,热的(空气)在上面,非常的稳定。用科学的话说,边界层很低。把望远镜放在边界层上面,能够避开(大气)湍流最强的一层。” 

  昆仑站位于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穹A,中国南极考察队在2005年第一次到达这个地区。自2007年参与南极昆仑站的内陆科考以来,中国天文界获得了一系列天文观测和台址测量的成果。昆仑站冬季气温低至零下80度,在这里运行的设备要面对低温、霜雪、有限能源和通讯等多重挑战。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团队依托安装于中国南极昆仑站自主研制的昆仑视宁度望远镜KL-DIMM,第一次用实测数据对冰穹A的视宁度进行了定量地科学统计和评估。

  马斌博士介绍,KL-DIMM是研究团队依托南极科考,基于南极天文多年的经验积累,为昆仑站特殊量身定制的,适应极低温下运行实现无人值守、越冬长期全自动运行。“主要是考虑到昆仑站的条件:一是冬天最低可以到零下80度,望远镜必须在零下80度下还能够正常运转和观测。另外考虑它是没有人(值守)的,所以软件上有一套自动观测程序,只要开机运行,它就自己去找星,找到目标之后实时对星区采集图像,然后采集下来的图像会自动计算,整个的观测流程,我们有一套自动化的软件去做。”

  马斌博士表示,此次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天文台工程建设和成本控制都十分有利。“台址对地面望远镜的性能发挥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一个好的台址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望远镜的性能。太空望远镜当然是最好了,完全不受大气的干扰,但是成本就太高了。下一步我们准备为这个地方建造一个大的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近年来,中国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加深。据介绍,此次研究,中国科学家团队负责KL-DIMM望远镜的研制、运行、观测和安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也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