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巡视为何选择这13家单位

北京青年报2014-11-19 10:57:56

专项巡视为何选择这13家单位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经中央批准,2014年中央巡视组的第三轮巡视,将对文化部、环保部、中国科协、全国工商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南方航空、中国船舶、中国联通、中国海运、华电集团、东风汽车、神华集团、中石化等13个单位进行专项巡视。

  十八大以来已开展了四轮巡视,中央巡视组用不到两年时间,完成了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巡视,巡视的强度、力度和效果前所未有。常规巡视已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但仍有不少腐败分子心存侥幸。经测算,完成中央一级的巡视全覆盖,需要巡视280多家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确保巡视质量,每家单位的常规巡视用时通常需要2个月,而按照常规巡视的进度和方法,巡视工作不可能实现全覆盖。

  专项巡视是主要针对特定事项或问题开展的巡视,有利于弥补常规巡视的不足。从今年起,中央巡视组增加了这一创新方式。专项巡视针对的一种重要情形是,哪里问题反映强烈,就到哪里开展巡视。专项巡视如同“点穴”,瞄准问题直奔要害。昨天,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指出,专项巡视要害在“专”,可以围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巡视。由此判断,这13个即将被专项巡视的单位,其中一些单位可能已有“狐狸尾巴”被中央纪委掌握,此次专项巡视,相当于巡视组“上门看病”,循着问题线索而去,目标清晰明确。

  细看这份名单上的13家单位,以财大气粗的中央企业为主,另外还有文化部、环保部、科协等传统意义上的“清水衙门”。一些央企不时有涉及奢靡或贪腐的负面新闻传出,他们被巡视组盯上并不奇怪。而传统意义上的“清水衙门”被排入专项巡视“榜单”,则展示了这样的事实——一些“清水衙门”已成了腐败易发多发的高危地带。环保、科研等系统,近年不乏“窝案”、“巨贪”,如2013年底案发的安徽省环保系统窝案,揪出贪腐分子130余人,基本覆盖安徽省16个市;去年至今,广东科技系统内近50名官员因“科研经费”落马,多为部门“一把手”。环保系统腐败案频发的重要原因是,近年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突出,环保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得到较大提升,在审批、执法等环节获得了更大权力。其他“清水衙门”不清的原因也大致相同——在政策走向发生变化后,政府部门拥有的审批、执法等行政资源迅速增加,权力寻租及各种贪腐行为由此产生、蔓延。

  中央巡视组已成为震慑腐败的重要力量,中纪委根据中央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立案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其中包括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曾任云南省委书记的白恩培、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等一批“大老虎”。中国的反腐斗争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反腐任务依然沉重。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复杂严峻的反腐形势,纪检监察部门应当不断创造出类似专项巡视这样的反腐神器,以灵活多变的反腐斗争方式,让“老虎”、“苍蝇”们无法产生“抗药性”,让它们最终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趋于消亡。(樊大彧)

[编辑:王瑞芳]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