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国产客机将闯入遭欧美垄断飞机市场
《日本经济新闻》11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国产客机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首个国产喷气式客机机型“ARJ21”最早将于年内投入商业飞行。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ARJ21做了公开试飞。研制ARJ是中国为培育匹敌欧美的航空产业而推进的国家级项目,但该机型获得的订单却基本上局限于中国国内的航空公司。只要不获得国外航空主管部门的认可,ARJ想进入世界飞机市场的“航程”就依旧“能见度较低”。
11月11日中国国际航空宇宙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在远处的跑道上,一架小型飞机正在奋力冲上晴朗的珠海上空,很多人的视线一时都被这架飞机吸引。这是ARJ以中国规模最大的航展为舞台,成功进行公开试飞的瞬间。
ARJ是被称为“支线飞机”的小型飞机,座位数在70至90之间,由国有企业中国商用飞机(COMAC)开发。支线飞机最适合使用在近距离、低成本运输,目前全球的需求正在扩大。加拿大的庞巴迪和巴西的航空工业公司是最主要的制造商,日本的三菱飞机正在开发的“MRJ”也是这一级别的飞机。
成都航空购走了ARJ的1号机,预计将在年内投入运行。在珠海的航展上,非洲国家刚果表示要订购3架ARJ。ARJ接受的国内外订单数已达278架。
首脑营销出成果
ARJ海外销售锁定的是新兴经济体的航空公司。5月访问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所到之处都对中国的国产飞机进行了宣传。李克强称,“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标准支线飞机,不仅拥有安全质量保证,而且性价比高,非常适合非洲市场”。本次刚果的订单,也应该是首脑营销的成果吧。
只是,ARJ想要在全世界的天空翱翔,还有一个巨大障碍。ARJ尚未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机型认证。美国联邦航空局的标准是事实上的世界标准,只要没有获得FAA的认证,世界的航空公司就很难考虑购买ARJ。
那么ARJ的核心性能如何呢?该机型最重要的发动机由美国通用(GE)生产,驾驶室的电子控制系统为美国霍尼韦尔提供。机身采用的是中国与麦道共同开发的技术。飞机整体约70%技术来自海外。
ARJ的首飞虽然早于日本三菱飞机的MRJ,但是三菱飞机的MRJ方面却并不焦急。“无论是油耗、安全性还是舒适性,MRJ的实力都更强”,没有将ARJ视为竞争对手。据称,在商谈中作为话题会被谈及,但是没有听说哪家欧美航空公司考虑购买ARJ。实际上,ARJ有90%的订单被认为来自中国国内的航空公司。
未来潜力不可小视
但是ARJ的未来潜力却不容小视。这也是专家们众口一词的意见。熟悉航空业的复旦大学张浩川副教授指出,ARJ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急速成长的中国国内市场。
据美国波音的预测,在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未来20年飞机的需求将达到约6000架,预计市场估摸将达到6740亿美元。欧美大型企业虽然也谋求获得订单,但张浩川表示,在中国市场当然是中国飞机有利,国家大力支持的是国产飞机。中国国产飞机仅靠国内订单也能维持生产,积累技术。
如果依靠国内订单进行大量生产,成本也将下降。目前,全球以廉价航空公司(LCC)为主对廉价飞机的需求很高。三菱综合研究所的奥田章顺总顾问介绍,欧洲的大型廉航公司瑞安航空就曾表示,如果波音公司不认真开发后续机型的话,将来也将考虑中国制造的飞机。
中国的国产飞机还处在婴儿阶段。但是如果抓住急速膨胀的国内市场积蓄体力的话,未来可以预见迟早将登上世界舞台。航空公司不会购进没有飞行业绩的新机型,但是ARJ如果积累安全运营的业绩,欧美的航空公司也可能出现购买的动向。
中国的高铁通过国内的大规模建设,积累了技术经验,提高到了可以接受新兴经济体订单的水准。或许依靠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国未来真的能够闯入被为数不多的国际大公司垄断的飞机市场。(作者:《日经新闻》记者 中村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