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周刊》之殇:为了自由,忘了博爱
当地时间7日,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位于巴黎的总部遭武装分子袭击,导致12人死亡。图为漫画家Cabu。
打开1月11日的法国《费加罗报》网站,头条已经做成了直播专题“共和国游行:民众正涌向巴黎”(Marche républicaine : la foule afflue à Paris)。而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在周日表示,今天(1月11日),巴黎将是世界的首都。
的确,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盯着巴黎。巴黎的游行一年到头不会中断,大多关于劳资纠纷、抗议政府,并不为法国以外的人知晓。不过,此次因《查理周刊》(也译作《沙尔利周刊》)惨案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大约有百万人参加此次在巴黎举行的反恐大游行。如此声势浩大的游行在法国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我是查理人,我们都是查理人”,这已经成了法国人喊得最响亮的一句口号。看得出来,《查理周刊》(也译作《沙尔利周刊》)惨案正在把人们从新年后打折季的兴奋中拉回到敏感的政治议题中。然而,一次百万人级的大游行后,法国又会从《查理周刊》(也译作《沙尔利周刊》)惨案中看到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
这次针对《查理周刊》(也译作《沙尔利周刊》)的袭击与以往不少恐怖袭击并不相同,恐怖分子是有目标地选择了特定的人。这种具有强烈报复色彩的袭击表明,《查理周刊》(也译作《沙尔利周刊》)惨案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矛盾积累爆发的结果。
在法国,穆斯林和世俗法国人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早已有之。据介绍,就在这起悲剧发生之前几天,法国已经发生过穆斯林发起的零星袭击案件。其中一起发生在第戎,一名男子用阿拉伯语高呼“真主伟大”的口号,半小时内在5个不同的地方开车冲上人行道,撞伤13名路人。
金融危机后,地区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让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变得重新激烈起来,特别是宗教间的对抗,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或许很多人又会重新把亨廷顿的那本著名的《文明的冲突》拿出来再翻一翻。
言论自由是西方社会基本的价值观。在《查理周刊》惨案后,英勇捍卫言论自由的勇气值得赞赏,但如果仅仅从“我们都是查理人”的角度出发是远远不够的,国际社会的反思需要更深入。自由的尺度在文明间、文化间、宗教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法国人认为的自由在一部分穆斯林眼中很可能就已经超越了尺度。而常常以“我”为中心的西方文明恰恰忽视了作为“他者”的伊斯兰文明在现代化冲击过程中的调整和适应。当这些调整和适应出现某种偏差时,西方却做了更进一步刺激性的反应,一手制造了“文明冲突”的经典案例。
当然,用暴力手段去消灭言论自由是极端不可取的。不过,对《查理周刊》来说,甚至对法国来说,这个代价太大。法国社会是否能承担地起由此引起的更为激烈的文明对撞?为了做一个自由的莽夫,却忘了自由后面还有平等和博爱,才是真正的《查理周刊》(也译作《沙尔利周刊》)之殇。(黄望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