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航行和飞越自由”新倡议化解南海痼疾

国际在线2015-11-23 17:03:10

图片默认标题

  11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第十届东亚峰会时,就各国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提出五点倡议,显示出中国政府通过和平磋商解决相关争端的诚意。其中,“承诺依据国际法行使和维护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 域外国家也要“承诺尊重和支持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开放和务实的新态度。

  此前,南海七方六国均不同程度的积极表态,愿意“保障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然而,这本质上是一种主权宣示行为——如果他国接受了该国(地区)提供的此项权利,就相当于变相承认了其所宣示的海洋主权。而实际上,“航行和飞越自由”是由国际法保障的公共产品,不需要由哪一国单方面“提供”和“保障”。虽然各方深知从国内法意义上强调“保障南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无效性和危害性,但是谁都不愿意或者不敢“后退一步”:在国内,社会公众在民族主义等不满情绪的鼓动下,要求政府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导致对这个虚假问题的热议不断升温,在国际社会上造成南海海域 “航行和飞越自由”面临严重威胁的错觉,成为阻碍南海争端和平解决的“痼疾”之一;同时,给域外大国干涉南海争端提供借口。

  保障“航行自由”成为美国插手南海问题的着力点,自其“重返亚太”以来,这一立场基本上没有改变。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四年防卫计划》指出,南海航行自由受到“新兴国家”的挑战。这既是美国政府的态度,也是其在亚太展开军事行动的指针(太平洋舰队在南海的演习和巡航也大都打着“维护航行自由”的旗号)。其实,美国的所作所为既缺乏法理依据,也并没有使南海局势趋向稳定。其一,美国并非《国际海洋法公约》的缔约方,在法理上,航海自由不应由美国参与维护;其二,正是因为美国不断介入南海问题,给其“小伙伴”们的无理要求“撑腰”、“打气”,才造成南海争端险象环生。

  因此,李克强关于各方“承诺依据国际法行使和维护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的论述,以国际法为准则努力促成各方在保障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重新达成共识,避免在这一问题上继续进行无谓的争吵,从而为共同维护真正的“航行和飞越自由”打下基础,进而推进和深化区域内各国在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实现互利共赢。这符合南海各方的根本利益,其实,区域内各国为保障这一国际公共产品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签订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便是其中一例。

  同时,他指出,域外国家也要“承诺尊重和支持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虽然不希望域外国家介入南海问题挑起争端,但是中国并没有将它们在南海问题上的利益诉求和能够发挥的正面作用排除在外,而是将心比心地呼吁它们尊重和支持南海各方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的努力。这也是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所能接受的。

  总之,李克强代表中国政府就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提出的新倡议着眼于和平与发展大局,既体现了国际法原则,又照顾了南海各方和域外国家的利益,表明了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开放、务实态度,有助于各国协调一致解决争议,理应受到各方响应和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陈默)

  

[编辑:李雪]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