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联合反恐或将迈出欧盟军事一体化重要一步
当地时间12月1日,德国联邦议会投票通过了默克尔政府的提议——德国将出动1200人部队赴海外参与打击ISIS的行动。这是巴黎事件发生后,首个以派兵支持法国反恐行动的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德国因此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笔者认为,关于此次德国军事行动,以下三点非常值得关注。
一、德国以欧盟成员国身份出兵而不是北约
“北约”自成立之日起,一直主导着西欧防务(法国于1965年退出“军事一体化”机制),而美国作为理所应当的“盟主”,在提供强力的保护的同时实际上操纵了西欧国家的防务战略。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均以“北约”名义发起;对于卡扎菲政府的空袭行动,也是在北约的框架进行的——法国打头阵,美、英作为盟国立即跟进。然而,此次德国出兵并未援引北约共同防御协议,而是根据欧盟条约的相关条款,对法国提出的协助要求作出回应。德法这两个兼具“北约”和“欧盟”成员国身份的国家脱离“北约”框架、援引欧盟条约采取军事行动尚属首次。
二、德国以欧盟身份出兵,揭示出北约离心倾向
二战后,西欧国家面对苏联的钢铁洪流无力自保,所以美国主导的北约长期把持欧洲防务。冷战结束后,共同的敌人消失,北约非但没有解散反而开始“东扩”,其后作为一个整体发动数次战争。一时间,北约雄踞全球似乎已无可匹敌。然而,作为最强大的“利维坦”,北约自身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北约“盟主”美国单边主义色彩越来越强烈,成员国内部利益逐步分化。一方面,近年来,美欧之间分歧越来越大。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时扬言“惩罚老欧洲”;难民潮已使欧洲疲于应付,而美国却始终置身事外;恐怖主义威胁使欧洲国家倾向于采取军事手段解决叙利亚问题,美国却摄于前两场战争的伤亡在最关键的派兵问题上裹足不前——奥巴马在巴黎遭到恐怖袭击后,对于法国发动的打击ISIS战争“光说不练”,仅仅在口头上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北约的西欧盟国内部也是难以达成一致。英国英国经过国会长期的争吵终于决定参与对ISIS空袭,不过似乎目前看来还在独行其是;法国在国内的压力之下,已经开始出现与俄罗斯合作打击ISIS的趋势。
某些成员国的“任性”行为有可能造成北约的分裂。以11月24日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事件为例,从事后土耳其的反应和北约的表态来看,此举很有可能是土方自行发起并非北约对俄罗斯的试探。但是,从普京回应分析,土耳其此举已使北约集体“背黑锅”,显然与其他成员国利益相悖。曾经外部压力很迫切,所以集体防御原则无可置疑。被视为苏联继承者的俄罗斯,在地缘上仍然是北约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但是今天的俄罗斯从国家实力来说不可与原先的苏联同日而语。因此,北约的集体防御模式是否还会因此而延续,也有可能逐渐成为问题。
三、欧盟还是北约:欧洲防务何去何从?
二战后,由于丧失大量海外殖民地、战后经济长期不景气,加之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峻、役龄人口数目不断缩小,英法等欧洲传统强国战力大大降低——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联手也没能够战胜独立不久的埃及,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中的失败差点让自己陷入又一次崩溃……一系列的战例表明,面对中等地区强国或在冲突地区陷入长期性“治安战”,任一西欧国家若单独行动均难有胜算。
随着苏联崩溃和欧盟一体化深入,欧洲防务自主呼声也是逐渐升高。但是,欧盟这样一种松散的运行模式,显然跟北约严格定义自己为“军事政治联盟”有明确的情报指挥体制不同——欧盟至今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司法合作和情报交流机制。制造巴黎惨剧的恐怖分子本已被多个欧洲国家的情报和安全部门关注,但是这些关注并没有得到欧盟足够的重视,导致恐怖分子仍能够在欧洲国家间畅行无阻,最后终酿大祸。
所以,若仅以欧盟身份采取军事行动,尤其是远赴海外去打一场 “治安战”的时候,无论是“法德旅”抑或“欧洲军团”,将面临从指挥到后勤协调的一系列困境。当然,若以此次德国出兵为契机,欧盟成员国在统一指挥和后勤保障方面达成一致、并通过国内立法加以确保,则可能为推动欧盟军事一体化走上正轨提供助力——曾经作为欧盟一体化 “发动机”的法德轴心,如今在军事一体化的路上又迈出了一步,从这一步开始,欧盟会否跟北约渐行渐远呢?(千里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