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艰难应对"空气末日"

参考消息2015-12-08 13:08:21

  外媒:中国艰难应对"空气末日"

  为防御雾霾,中国人戴口罩晨练。

  外媒称,2013年11月,北京被浓浓的雾霾所笼罩。数十万市民外出时不得不戴着口罩,许多人拒绝出门,2013年因此被广泛称为“空气末日”。《中国日报》称污染是一场全国性的灾难。

  美国《新闻周刊》12月11日(提前出版)一期报道称,从今年11月30日开始,全球政治和环保精英齐聚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1次缔约方会议。此次大会将持续到12月11日。面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克里所说的人类的最大威胁,来自各国的世界领导人预计将签署一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的协议。

  报道称,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在环保界的一些人看来,中国就是头号公敌。中国对这种批评感到非常愤怒,它愿意签署会议将产生的任何文件。但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就气候变化问题开展合作的迹象中,中国充其量就是对西方施压要求其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保持谨慎。

  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是一家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专门研究能源安全问题的智库。该研究所的所长盖尔·勒夫特约有一半的时间在中国。他说,如今,在北京私底下经常听到的词是“环境帝国主义”,即西方国家想将其环境和能源使用标准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愿望。

  报道称,本着这种思路,中国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的进展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因为它本可以减少更多的碳排放量。其大规模修建水电站加上积极发展核电计划,可以使中国碳排放量的减少是美国和欧洲按CAFE标准(即美国的油耗及排放评定标准,CAFE是“公司平均燃料经济性”的英文缩写——本网注)减少的碳排放量的10倍。中国现在有4.7万座水电站。29座新核电站正在建设或审批中,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是现在的两倍。

  勒夫特说:“我认为世界其他国家并不了解中国在能源组合多样化方面多么地积极进取,以及,假如他们没有这样做,情况会有多糟。”

  去年,皮尤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以评估对中国人来说什么是最紧迫的问题。民调结果显示:第一是腐败,第二是污染。至于气候变化,根本就榜上无名。

  并非只有化石燃料使用方面的改变不像许多西方人所希望的那么快。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十多年来,一些环保主义者一直狂想中国如何能开发无数新的重要的环保技术——从风能和太阳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到几亿电动汽车。迄今为止,可再生能源加上核电(包括水电)仅占中国总发电量的10%。到2020年,中国计划将这个比例提高到15%。在交通拥堵的中国,在去年售出的新车中,电动汽车占不到1%。

  报道称,在经历15年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后,空气和水受到严重污染,现在发展周期开始发生改变。经济增长正在放缓,每年增长10%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消费现在开始取代投资成为经济增长引擎。这种增长方式将有利于环境。而且,不断减缓的投资激增将为今后打下更加节能的工业基础。

  经济和环境改变仍面临强大的阻力。美国匹兹堡、德国的鲁尔河谷或苏联过去遭遇环境灾难时发生的情况现在正在中国各地发生,而强大的经济利益集团拒绝让步。

  报道称,在这个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国家——遭遇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可怕的环境问题——干什么都不容易。

[编辑:苏泽旭]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