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CPI跌破1% 姚景源:通缩隐现 降准不是终点

国际在线2015-02-10 14:24:35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姚毅婧):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2015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专家分析称,CPI明显回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成果,但仍需高度警惕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调整空间加大,还可以继续灵活的实施适度的降准、降息的货币政策。

  中国统计局表示,1月CPI较12月大幅回落0.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气候因素致使鲜菜价格同比下降;二是春节错月因素;三是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7.1和7.3个百分点,导致CPI涨幅回落约0.7个百分点。

  通缩隐现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CPI明显回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成果。“近几年在控制物价上涨的问题上打好‘组合拳’有很重要的关系,一方面加大供给,粮食连续十一年丰收,肉、禽、蛋、菜等农产品供给充裕,工业产品处于产能过剩状态。”

  国际在线记者注意到,CPI的回落,有春节因素推波助澜,但即便剔除春节因素,1月CPI仍然偏弱。CPI季调后环比增速转入负值区间,显示CPI通缩压力隐现,有不少舆论认为,“中国陷入有史以来最严峻的通货紧缩局面”,中国是否会进入通胀“0”时代?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物价跌落至“1”以下和春节错位导致的高基数有关。一般春节期间物价都会季节性上涨,去年春节是1月,因此今年物价同比计算时对应了去年高基数。2月CPI同比又会因春节效应明显反弹,短期内通胀仍会在1%-2%的区间内运行,讨论通胀“0”时代还为时尚早。

  姚景源称,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当CPI连续3个月以上或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可以认定为出现通货紧缩。从目前的数据看,我们还没有陷入通缩。“不过,2012年下半年以来PPI持续下降,2014年11月CPI只有1.4%,2015年CPI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因此,我们确实要高度警惕通缩压力。”

  防止通缩,最重要的还是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目前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器,姚景源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所谓经济‘换挡’,就像开汽车一样,现在是从五档进入四档,但千万不能换到二档、一档,更不能变成倒档。”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稳中有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的增长,就能避免通缩”,姚景源认为,经济的平稳增长会使得物价基本稳定,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物价的总体状况是低位平稳。

  降准不是终点

  “未来CPI还有下行压力,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降准不会是货币宽松的终点。”民生证券分析认为,总体来看,通胀低位徘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持续下行导致实体总需求不足,稳增长的力度和强度难以抵掉房地产下行、地方造城运动收敛和私营部门投资下降的合力,出于通缩和金融风险防范的考虑,货币还会继续宽松,2月降准不会是货币宽松的终点。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整,姚景源认为,0.8这个数字显示,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在加大,还可以继续灵活的实施适度的降准、降息的货币政策。“过去降准、降息,是要防止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现在,广义货币的数量为100多万亿,从这个角度来说,总体上要保持货币政策的基本稳定,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民生证券也强调,货币宽松主要是为了缓释物价下行压力之下的存量债务风险,并非刺激增量经济,一方面因新常态下经济政策更注意调结构,地方政府随肆意举债发展经济的旧思路被抑制;另一方面,人口和库存因素决定了房地产长期下行趋势已定,货币宽松也刺激不了房地产投资的增量。

[编辑:张斯路]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