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从这里起飞——中关村创新驱动启示录

新华网2015-03-26 09:44:21

梦想,从这里起飞——中关村创新驱动启示录

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无数怀揣创业梦想的人们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寻觅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要素……

  “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一年半前,习近平总书记一连用3个“不能”,再次发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角。

  2014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超过1.3万家,比上年增长1倍多;企业实现总收入3.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孕育了260家上市公司的中关村,究竟有着怎样的创新密码?给人以怎样的启示?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社记者历时数月深入调研,解剖“中关村样本”。

  政府与市场——市场力量推动科技创新的样本

  启示一:在中关村,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携手同行”,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圈,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在美国硅谷没有一个管委会,政府似乎也没有做规划,却产生了高科技产业的集聚?背后推手是什么?本质原因是什么?”

  这一系列问题,很早便引起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的好奇,也成为中关村一直探索追问的话题。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雷毅有几次跟中关村管委会去外地考察对接项目,对此深有感触:“不管跟哪个领导出去,企业名单在主桌上,领导的名字在副桌上。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中关村,企业是主体。”

  中关村鼓励创新,管委会是什么角色?

  中关村给出答案:中关村管委会是北京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没有行政审批权,也没有独立财政,只能是创新创业的服务者。同时,政府必须冲在一线、给出支撑,弥补市场机制不足,让市场资源有的放矢。

  “一笔天使可以拯救一个团队,也可以创造一个产业。”科技创新小企业、新想法亟须有天使投资持续供血。然而,现实情况是投资机构往往惧怕承担风险,国内天使生态并不成熟。

  中关村登高一呼,提出创设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以市场化手段与投资机构共担风险,调动投资人热情。

  以“天使投资”为例,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关村天使投资引导资金与14家天使投资机构合作,设立14只基金,总规模达13亿元。其中,中关村引导资金承诺出资1.3亿元,政策资金被放大近10倍。

  把政府的资源与市场的资源集成打包,给创新者提供一站式、自助式的服务——中关村还成立了中关村发展集团这个资源平台。

  “只有政产学研用互动变多,科技创新才会带来效益。”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军说,集团在政府、市场、创新主体、科研院所等各方之间协同服务,放大政策支撑、撬动资本市场的力量,给创新企业带来更多支持。

  企业成为中关村自主创新的绝对主体,也成为享有中关村创新服务的主体。

  “创业回到中关村,政府部门会问‘我们能帮你什么?’”从硅谷回国创业的何搏飞感慨地说,类似“How can I help you?”这样的说法在国外一般都是服务员、银行柜员用的,隐含的主语是“你”,说话者把自己的身份放得很低,足见中关村在服务创新主体上的意识转变。

  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点亮更多创新创业梦。

  2014年6月12日,曾经专营图书的海淀图书城步行街正式改造成中关村创业大街,联想之星、天使汇等知名创业服务机构入驻。每天,这里都有若干场创业活动:对创业者而言,一天内既可与创业明星互动,也能参与创业沙龙,更能从项目路演中汲取养分。

  负责街区运营的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秦君说,将核心区传统零售地标变身创新创业地标,这是中关村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的点睛之笔。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到90年代的一区五园,到2009年正式成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今天的一区十六园,中关村示范区已覆盖北京16个区县,并初步形成了由行业领军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创新型孵化器及创客组织、创业文化六大核心要素以及市场、法治、政策环境有机组成的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90后’创业者、领军企业骨干创业者、连续创业者、海外创业者成为中关村4支创业大军。”郭洪说。

  2月4日,中关村发布“创业中国引领工程”,推动大众创业。

  创业者超过20万人,以创新型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超过500家……到2020年,这里将成为全球原创思想的发源地和高科技创业者实现梦想的首选地。

  “我们干的事情,就是把一切阻碍创新的桎梏解除,推翻‘五指山’、松开‘紧箍咒’。”郭洪说,对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充满信心。

  信念与突破——创新自信的样本

  启示二:“要创新!要创业!要实现梦想!”在这里,能够看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自信

  什么是创新?行走在世纪之交的中关村,人们会指给你看,创新曾经是那条闻名遐迩的“电子产品一条街”。然而,今天的中关村人会给你更多答案:创新是小米手机、“万能芯片”和新型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群敢于突破的狂人,是一种不轻言败的信念。

  从“跟随他人步伐”,到“自主创新研发”,中关村对创新的理解逐步加深,这与她一路上培育传承的创新自信密不可分。

  中关村的自信来源于人才汇聚,来源于“土壤肥沃”,也来源于精神传承。这一切构成了中关村所独有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014年售出 6112万台手机,含税收入743亿元……创业4年多,小米科技实现了从行业追赶者到全行业追赶对象的转变,平均每11名员工实现1亿元收入。

  “从现在起,我们向前的每一步都在书写行业新的历史!”年初,小米创始人雷军在致员工的信中鼓励大家“去到别人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

  梦想,来源于最初的创始团队:5个“海龟”,3个“土鳖”,平均年龄43岁——拥有微软、谷歌任职经历的林斌,曾在摩托罗拉担当研发重任的周光平,曾负责谷歌地图3D街景等项目的洪锋……行业顶尖人才汇聚中关村,铸就小米的“超豪华”阵容。

  在郭洪看来,小米的快速成长恰巧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最佳例证。“中关村有诸多创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创业系,如百度系、联想系、腾讯系、华为系。这些领军企业不断催生新的创业者,也不断给创业者提供市场,在创业生态中它们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和小米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产业内“最好的人”早已汇集中关村。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对此深有体会。“今日头条依托的推荐引擎技术并不普遍,国内精通的不足百人,北京中关村占了绝大多数,其他城市很难找到。”在尖端人才助力下,“今日头条”创业两年多,累计用户超过2.4亿,每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

  创新自信也有赖于中关村创新创业精神的“薪火相传”。

  从陈春先、柳传志,到张朝阳、李彦宏、王志东、徐小平,再到张一鸣、许单单,今天,无论商业成功还是失败,创业成为中关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2008年,以创业培训为使命的“联想之星”问世。柳传志形容此为“用联想总结的实践经验,告诉你如何做企业家,或者是否适合做企业家。”如今,“联想之星”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平台。

  “联想之星就是通过天使投资和培训孵化,帮助这些规模很小的极早期创新型企业定战略、找资源、找人才。”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部副总经理周自强说。

  在中关村,联想的做法并非个例。“中关村创新创业基因是代代相传的,在这没人愿意‘老老实实’的,有机会就会想去创业。看看微软、百度已经培育出多少人才就知道了。”中关村论坛协会秘书长夏颖奇说。

  这群“不老实”的创业者还包括像徐小平、雷军这样的“明星天使”,他们“现身说法”,帮助判断、评估甚至投入年轻人的创新梦,形成了充满“正能量”的创新创业明星导师机制。

  “中关村创新创业的未来属于80后、90后的,他们在人生的最佳时期、创新创业的黄金年代,中关村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搭起平台、做好服务。”秦君说。

  专注于穿戴式设备、虚拟现实领域的蚁视科技的覃政;致力于打造“图像识别的新一代引擎”的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不久前,《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榜单中,北京占13位。

  这是《福布斯》中文版与美国版连续第4年一起,寻找并发现各自国家最优秀的年轻创业者……

  人才汇聚、鼓励创新、包容失败、文化传承,越来越多的创新思维正在中关村萌芽,越来越多的“瞪羚”正从中关村起步,越来越多“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正与中关村紧紧相连。而中关村则收获着她独有的创新自信。

  传统与竞争——中国商道的样本

  启示三:跨越传统与现代、融合梦想与情怀的创新创业梦,铸就了中关村的创新商道样本,更折射着几代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科技报国、实业报国的雄心     

  1984年,已经40岁的柳传志决定“下海”。当时,柳家7口人一度蜗居在一间12平方米、类似自行车棚的房子里。逢年过节,柳传志都起大早去菜市场外排队,一开门就往里冲,为的是在凭票定量供给的食品之外多买一只鸡。

  生活的窘迫让人突破自我,而国家产业的落后激发爱国豪情。

  在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上,柳传志曾动情地说:“每每听到国际上有人说中国只会简单的制造,我就很是愤愤不平,而当听到有人说,‘中国用堆积如山的衬衣换别人一架飞机,还得了便宜。’我就更是血往上涌。”

  过去30年,柳传志将始于中国科学院大院一间小平房里的小公司,变成全球最大个人电脑(PC)制造商。人们无法不感叹:时势造英雄。

  枊传志创业十年后的中关村,1993年,当王志东创办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时候,谁能想到这将开启中国互联网时代。

  “全球华人,无论身在何地,无论背景如何,但大家谈起中国饮食,谈起金庸小说,谈起中华历史,就有说不完的话,我希望有一个中国的网站,成为全球华人的网络家园。”

  有了这个梦想,王志东当年数次赴美,不仅带回650万美元投资,更明确了公司要向互联网发展的方向。1998年,四通利方完成与美国华渊公司的合并,新浪网诞生。

  “老爸,那时候,你汽车不大会开,英文也讲不好,怎么就让美国人心甘情愿地投资?”游走在繁华的“中国硅谷”,仰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儿女时常这样发问。王志东笑而不语,心中却充满了不断实现梦想的幸福感。

  改变自我、改变中国、改变世界,这是梦想的魅力。   

  如果把梦想比作光束,那么俞敏洪将自己的梦想照进了别人的现实,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虽然过程曲折离奇,但他仍然锲而不舍。

  “雄鹰靠着翅膀可以飞到金字塔顶端,蜗牛一定会掉下来。再爬,再掉下来,继续爬,终有一天会看到与雄鹰同样的世界。而我,就是那只一直不停爬着的蜗牛,别人五年做好,我花十年干成。”

  从柳传志到王志东、俞敏洪,知识精英的人生轨迹已经和30年前完全不同,路径越来越多元,但内心报国的热情同样炙热。

  2009年,已是耶鲁大学终身教授的邓兴旺做出回国创业的决定时,包括妻子在内的很多人都感到不解。如今,从生物学教授到企业家,邓兴旺在知天命的年纪,完成了人生的新挑战。

  “中国种业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非常大,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把中国的生物育种技术水平提升上去。就算不赚钱,也要坚持。我是农民出身,如果不为他们做点什么,我对不起他们。”这位湘西小山村里走出来的科学家说。

  当创业报国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共识,用有限资源实现无限梦想的过程,便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中关村培育创新,也培养出一种“守规则、重道德、讲诚信、善公益”的企业文化、商道样本。 利亚德的总部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处并不起眼的厂房中,这个由旧的衬衫厂改造而来的写字楼却成了全球LED领域的重要创新之源。

  过去的几年中,利亚德为国庆60周年庆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APEC北京会议,以及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德国议会、美国丰田中心等重要仪式、场所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利亚德”为世界所认识。

  “‘利亚德’是个洋名吗?”记者问。   

  “不是洋名,纯粹的中国商道,意思是‘利益亚于品德’。”利亚德董事长李军回答说,要立足竞争异常激烈的LED产业,不仅需要加强自主技术创新,还要看重企业道德带来的“国际认同”“品牌尊重”。

  “做一个企业,不光看你是否赚钱,还要看市场对你的认可、用户对你的评价和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自豪感。”李军的坚持获得了认可,如今利亚德已在全球5地设控股公司,年订单超5亿元。

  从1988年财务软件研发做起,王文京创办了亚太地区最大的管理软件提供企业“用友”。王文京和“用友”成功的关键,公司名字就是生动阐释,“做用户之友”。

  把客户当作挚友,对客户信守承诺,助推用友赶搭技术革新的每一次浪潮。目前,用友已拥有全球200多万家用户。

  越来越多的中关村科技企业开始意识到诚信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

  在新东方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的总部大楼内,俞敏洪依旧是一身休闲装扮。他习惯说,改革开放让自己成了富豪,可他要做个有良知的心灵富豪。为此,俞敏洪一直寻找着商业运营和理想情怀中的“平衡点”。

  无论是李军对“利益亚于道德”的坚守,或是王文京要成为用户挚友的心声,抑或是俞敏洪想做个“有良知的心灵富豪”的理想。中关村创业人给现代商业竞争文化加上了人文注脚,续写着创新企业文化的道德样本。

  中国与世界:中国梦的样本

  启示四——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中国,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        中关村不是“硅谷”,但却跑到了世界科技前沿,成为与“硅谷”比肩的科技创新“新一极”。这其中,广纳贤士、延揽人才的政策“梧桐”效果突出。   

  坐落在北京北郊一处僻静园区内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几乎会让每一个访客惊叹:该所成立5年内被《科学》《细胞》《自然》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刊登的论文已达19篇。

  在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中关村核心区内,与生命所为伴的各类科研院校有200多家,联想、百度等高科技公司1万多家。这样的密集度,全球少有。

  距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不到十公里外,就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集体走出红墙,就是来到这里学习,引起海内外关注。

  国际科技革命正催生产业格局发生大变革,科技创新令各国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关村创新创业者们对此感受强烈。

  专门投资原创发明和知识产权的北京智谷公司总裁林鹏说,海外高科技公司新一轮的创新布局正在向我们大军压境。比如高通公司,每年投入几十亿美金研发通信技术,同时通过专利许可收回60亿到70亿美金,形成研发——技术垄断——专利收费的良性循环模式。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正在催生一批创新驱动的中国企业快速成长,勾勒出中国创新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的蓝图。

  漫步在中央领导参观学习过的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从全球最大的LED显示屏,到3D打印的飞机关键零部件,从大型尖端医疗设备,到每平方厘米管壁上分布有80亿到90亿个小孔的污水渗透膜……上千项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产品是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实力代表。

  展示中心一角,停放着大基医疗公司的最新医疗设备。“我们这台最新研发的PET-CT机有两项专利填补国际空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产品已经销售到美国费城癌症中心等国际著名医院。”大基医疗公司董事长孙启银说。

  中关村的创新创业速度引发海外关切。《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记者特德·格林沃尔德写道,全球有许多城市都试图复制硅谷,吸引众多的科技创业和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高科技公司。但是,只有一个已经成为有力的竞争者:北京。

  海归,正在纷纷归来——在美国错失“教授梦”的沈月雷,索性利用个人所长创办了一家专门研发生产基因敲除小鼠的公司。一直以美国为重心的沈月雷,为了降低成本,将部分环节搬回了国内,结果大大超于他的预料。

  “除了学校和科研单位,没想到2010年以后回来的海外人才比2010年前十年的都多,其中不少在生物医学领域工作,形成了国内巨大的市场,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如今,沈月雷的公司在中国越做越大,已把总部从美国搬到了北京。

  中关村已经有像沈月雷一样的海归创业者2万人,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也被吸引而来。比如,网秦公司先后把三星Galaxy之父奥马尔·汗和原索尼创意设计中心负责人尼可拉斯·努列招至麾下;前谷歌高管雨果·巴拉则加盟小米公司。

  全球知名的科技投资管理公司以色列英菲尼迪集团董事总经理胡斌说,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正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中国节奏。我们在全球管理15支基金,有13支设在中国,连我们的老总都把全家从以色列搬到了北京。

  如今,中关村延揽国际人才、吸纳全球智慧的步伐正加速向前。一大批企业开启了海外建设研究院、研发中心的进程,让全球智慧汇聚中关村。百度在硅谷成立实验室,吸引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吴恩达加盟;格灵深瞳在硅谷等地设立联络研发机构……

  在越来越多的人看来,中关村正在从追随者、同行者转变为领跑者,创新创业的中国梦正在跨越肤色和国界。

  每到春天,中关村湿地依旧会吸引不少大雁、黑天鹅、白鹭等珍稀鸟类前来栖息。

  它们为何选择了这里?答案是:“是因为这里符合它们的生态需要,是它们的栖息地。”

  中关村又是谁的栖息地呢?是那些为了中国自主创新、怀揣着创业梦想的人的“栖息地”!

  这片“栖息地”正在扩大:2014年12月,国家决定将“中关村试点政策”推广复制,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月5日,全国第一个以科技园区上市公司为样本编制的股票指数系列——中关村A股综合指数和中关村50指数正式发布,旨在发现价值,打造中国创新型经济晴雨表。

  缔造了联想、百度、小米等优秀企业的中关村,仍在不断追梦、筑梦、圆梦…… (新华社记者张宿堂、陈新洲、李斌、肖春飞、张舵、李峥巍、余晓洁)

[编辑:靳松]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