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文化季项目总监:传统是创新的土壤

国际在线2015-05-07 14:14:30

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文化季项目总监:传统是创新的土壤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术与创意产业总监、文化一秘马昌 摄影:聂峥

  国际在线专稿(记者杨欢):莎士比亚、披头士、007、白金汉宫……英国拥有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这些经典固化了人们对英国的认知。事实上,英国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今年是中英关系史上首个文化交流年,约30个极具创造力和突破性的英国当代艺术项目将在上半年登陆中国,不仅会为中国受众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英伦艺术盛宴,还将给中英两国的文创产业创造更多合作机会,留下历史遗产。

  “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2015 UK-China Year of Cultural Exchange)分为两个部分:3月至6月由英国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华举办“英国文化季”活动;7月至10月由中国文化部在英国举办“中国文化季”活动。

  围绕“英国文化季”,国际在线记者独家专访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术与创意产业总监、文化一秘马昌(Nick Marchand)。马昌谈到,英国和中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两国在文化创意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而文化创意的本质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辅之以时代精神的诠释,从而让古老的文明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

  “神探夏洛克”诠释了文化创意

  记者:谈起英国文化,很多人想到的通常是王室、英超、福尔摩斯、摇滚乐、炸鱼和薯条等广为人知的符号。此次“英国文化季”带给中国受众的是怎样的大不列颠文化呢?

  马昌:我们曾在中国做过一个英国文化认知度的调查,结果和你说的非常相似。的确,如同中国,英国文化底蕴深厚,一些经典人物如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瑞恩(Christopher Ryan,英国老牌男影星)等,早已成为英国的文化名片,驻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此次我们带来的是英国文化的另一面,体现在传统的复兴以及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我们关注的是文化经典如何在当代社会绽放新的生命和活力,如何用古今结合的方式来重新演绎经典。

  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神探夏洛克》(Sherlock),它的故事基于文学名著福尔摩斯,但做了很大的改变,创造了可观的商业价值。这部剧的成功在于,叙事上脱离窠臼,对原著进行后现代解构,用当代人的思维方式来解读经典。我想,这就是文化创意的表现。

  记者:总的来说,“英国文化季”似乎颠覆了人们对英国文化的传统认知。那么,在选择什么样的艺术项目来中国展示上,又有哪些考虑呢?

  马昌:“英国文化季”的核心词是“创意”,这主要指能够推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为其带来变革性影响的个人和组织。

  比如,大家熟知的英国著名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他是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的设计师,其代表作还包括新型的伦敦双层巴士,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横跨泰晤士河的“花园桥”(Garden Bridge)。这座桥将为伦敦带来更丰富的公共绿色空间,非常有创意。

  这次文化季也有一个极富创意的项目,名叫“听见,城市的瞬间”(Sitting Still Moving)。这是一个融合了公共艺术和高新科技的参与性艺术活动,在广州举办。当乘客坐在有轨电车里时,他们可以通过耳机中播放的音乐和旁白,欣赏车窗里变换的电影画面,了解沿线建筑与人的关系,仿佛在欣赏一部讲述广州城市生活的电影。这个项目会持续到5月底。

  这些活动也许不像大英博物馆那样有名,但他们带给公众的艺术体验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新生代艺术家用全新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把创意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记者:从宣传材料上看,数字媒体是整个“英国文化季”的中心,也是所有活动的技术支撑。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马昌:科技与艺术的联姻早已有之,前者为后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从电影到视觉艺术,一概如此。在数字科技的应用上,英国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入选此次“英国文化季”的苏格兰大型表演项目“光速群跑”(Speed of Light),它是一个融合了奔跑、音乐和创新型灯光技术的集体运动。100个人在全球地标性建筑附近奔跑,与此同时,他们身上的LED装置会在夜晚发光,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你会看到,人体运动的能量和建筑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更加重要的是,它可以衍生出图片、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

  我们这次还带来了一个公众参与的项目,5月到7月会开展,叫做“遇见英伦音乐”(UK Music on the Go),地点选在广州、南京、重庆、北京、上海、武汉六个城市。我们从英国的10个新生代乐队中选取其代表作品,在200辆公交车上展示这些歌曲的歌词,旁边会有该活动的二维码。公众扫码可以听歌,了解乐队,并有机会参加英国的Bestival音乐节。中国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通过这种交互式活动,能够激发公众对音乐的热爱,进而使他们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创意的母体

  记者:英国被认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先锋,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英国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创意产业在英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推动因素?

  马昌:首先,英国有进行创造和创新的历史传统,很多大人物对推动英国文化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比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发明万维网的蒂姆爵士等。另外,英国人天性喜欢冒险和挑战,能够灵活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些都是创意存在的土壤。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英国文化进步的草根精神,一些中小型的艺术机构因此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当然,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这一点上,英国政府是很有远见的,事实证明,他们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您有何建议?

  马昌:我认为,中国政府抓住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也认识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和价值。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也是创意产业发展所依托的资源。

  中国的文化创造力令人钦佩。像中国早期改编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极富创新意识,这些作品以莎翁的故事为框架,充实以中国的文化元素和叙事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至于如何让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壮大,我想,政府需要孵化和培植文化创意的土壤,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优秀的艺术家、组织和社群来开展创作,并促进他们相互间的合作。

  记者:中国的艺术创作者有时会去模仿西方。您如何看待对外来文化的模仿以及个中利弊?

  马昌:事实上,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不是百分百的创新,我们也在效仿和吸收外来文化,比如一些娱乐节目就借鉴了美国的同类节目,这就像中国模仿美国的电视节目一样。“拿来主义”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正所谓没有学习就没有超越,通过不断的学习,中国可以发掘自身的创造力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

  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记者:中英文化合作还有哪些值得开发的领域?

  马昌:我们两国在电影、博物馆等领域都可以加强合作。就在上个月,我们举办了“中英博物馆交流与合作圆桌会议”,80多名博物馆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讨论。今年10月在上海,我们还将举办一个关于表演艺术的论坛。这又将是一个建立长期交流与合作的好机会。

  短短半年的时间,我们无法把英国文化的全部展示给中国受众,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希望未来我们两国间能形成更强劲、更有活力、更具可持续性的合作关系。

  记者:您如何评价人文交流对推动中英关系发展的作用?

  马昌:正如我刚才所说,加深相互理解和认同,是中英关系发展的驱动力。所以,我们会在“英国文化季”举办一系列对话和论坛,涉及表演艺术、博物馆、美术、游戏、动漫等。我们还会邀请英国杰出的艺术家和表演团体来华访问和交流,比如英国皇家宫廷剧院(Royal Court Theatre),他们此前从未来过中国,也从未接触过中国优秀的剧作家。这次来华将是双方加深了解的契机。

  记者:下半年“中国文化季”就要登陆英国了,英国公众一定很期待吧?

  马昌:没错,据我所知,一些项目非常精彩。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登陆英国,我想,中国人民会为此感到骄傲的。2015年是中英关系史上的“黄金之年”,也希望2016年、2017年甚至更远的将来,都是“黄金之年”。

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文化季项目总监:传统是创新的土壤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术与创意产业总监、文化一秘马昌 摄影:聂峥

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文化季项目总监:传统是创新的土壤

国际在线记者采访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术与创意产业总监、文化一秘马昌。摄影:聂峥

[编辑:聂峥]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