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锣鼓巷落选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味太浓

新京报2015-07-25 09:20:01

北京南锣鼓巷落选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味太浓

  昨日,磁器口地铁站F口西侧,原曹雪芹故居已被拆除,并用施工围墙围住。新京报实习生 卢淑婵 摄

  新京报讯 商业气息浓郁的什刹海、南锣鼓巷落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昨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南锣鼓巷什刹海“商业味太浓”

  2005年5月1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十年来,实施的情况如何?今年5月份起,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到前门大街、南池子、玉河、南锣鼓巷、什刹海、大栅栏、琉璃厂等地实地检查调研。

  检查组发现,当年以市场化开发带动危改的破坏性势头得到了遏制,在今年4月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中,皇城保护区、东四三条至八条、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纷纷入选。

  但与此同时,执法检查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南锣鼓巷、什刹海纷纷落选上述名单。“就是因为商业味儿太浓了,”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历史上北京城旧城区分不同区域,有居住区、有商业区,以前这两个地方都是居住区,可是保护开发后却变成了商业街,临街都是店铺,脱离了原先的味道。

  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伟介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公益性资金,特别是旧城风貌保护、老旧房屋修缮、市政设施改善、人口有效疏解等资金需求量巨大,但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与保护工作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且未能得到有效整合,集合效果不明显。

  此外,引入社会资金的机制和平台不够完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名城保护的成效不够明显。

  执法检查组在上述地区实地检查也发现,现在旧城保护和改造仍未跳出以商业开发就地平衡成本的改造模式,导致这些地区商业性开发程度高,但功能和人口却未能得到有效疏解。

  文保街区详细规划十年未出台

  此外,执法检查组还发现,上述《条例》要求的旧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尚未编制并公布,致使保护工作缺乏详细具体规划和标准。

  《条例》还规定,市政府应当制定并公布具有保护价值建筑的认定标准和程序,统一制定设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标志,明确风貌影响评估的具体标准程序和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但这些配套制度措施迄今尚未出台,影响了保护工作统筹和有序开展。

  据统计,目前在旧城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范围内,居住在平房区的常住人口不少于30万人,依然存在违法建设现象频发、安全隐患巨大等突出问题。

  ■ 回应

  会结合具体项目编制详细规划

  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建议,要按照首都城市的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机地纳入市“十三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当中,正确处理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

  此外,市人大执法检查组提出,应根据保护对象的内容和性质,合理界定保护责任主体,明确投资方式和资金投入重点方向。其中,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街区、文保单位和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的保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只需保护旧城整体风貌的区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对旧城平房区改造项目,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居民的两个积极性,合理分担资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最大效能。

  执法检查组还建议,抓紧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原则、保护内容、控制指标和土地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分类保护、整治措施,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约束和服务作用,为做好旧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获悉,目前,北京市规划委已配合市发改委组织编制《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

  北京市规划委表示,将严格按照批准的保护区规划进行管理,在具体建设项目审批时,按照“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方针,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具体建设项目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目前已经编制的包括杨梅竹斜街、北京中轴线等地区的保护规划;正在编制卢沟桥、宛平古城和长辛店老镇等地区的保护规划。

  ■ 探访

  曹雪芹故居十余年未能复建

  昨日,坐落在崇文门外大街与珠市口东大街交汇处东北角的曹雪芹故居,目前是一片废墟,被一排灰色矮墙围住,从外面未看到动工的迹象。附近的居民介绍说,二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院落,里面大概有十多栋房子,和恭王府差不多,后来修两广路时被拆除。

  市人大代表宋慰祖已经连续十年建议复建曹雪芹故居。昨日,宋慰祖介绍,2000年前后,原来磁器口十七间半的曹雪芹故居被拆除,后来不断有代表委员提出复建,区文化委、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应的大纲,包括对房屋做了全面的测量,甚至还做了复建的建筑规划图纸,市规委还多次调规划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但因为房地产开发等原因至今没有复建。

  因此,宋慰祖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建筑,还要保护建筑内的人文和文化内涵。比如原来的老崇文区,算是北京市工艺美术最发达的地区,汇集了很多工艺美术工匠、工艺美术大师,但是产业疏解目录当中,把工艺美术、中医药等等都纳入进去,“我们是不是就简单地把他们像企业一样都搬走?这个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当中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专家声音

  建议将恢复老城水系提到议事日程

  上世纪末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后,城市建设模式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房地产开发来带动城市建设的模式全面展开,对旧城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当中提出要建设京津冀的文化体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了新的契机,比如老城水系的恢复对于疏解北京的非核心功能与改善环境是具有世界性的示范性工作,应该提到议事日程,或者在“十三五”规划当中给予落实。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杜立群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张媛 沙璐

[编辑:李澎]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