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古色韵味十足的房子

凤凰网2016-04-25 13:54:51

  原标题:这才是中国人应该住的房子 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这才是中国人应该住的房子 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这才是中国人应该住的房子 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这才是中国人应该住的房子 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这才是中国人应该住的房子 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这才是中国人应该住的房子 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这才是中国人应该住的房子 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这才是中国人应该住的房子 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相关新闻】百年前古色古香大宅院 到如今仍有人居住

  百年前古色古香大宅院 到如今仍有人居住

  朗山古民居位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县莲花镇朗山村中,是一处基本保存完好的瑶族古民居,建于公元1882年(清光绪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1日下午,广西新闻网记者来到朗山古民居,感受深宅大院里的古色古香。

  百年前古色古香大宅院 到如今仍有人居住

  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往里走,这座大院的历史气息愈发浓郁。

  百年前古色古香大宅院 到如今仍有人居住

  在古民居入口处,一座石塔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百年前古色古香大宅院 到如今仍有人居住

  清一色的清水砖墙映入记者眼帘,建筑砌筑工整细致、硬山风火山墙高低错落有致,艺术构件花饰繁多,诉说着往昔主人家那份已无人知的富贵、儒雅。

  百年前古色古香大宅院 到如今仍有人居住

  记者了解到,朗山瑶族古民居虽建于晚清,但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建筑学方面的研究价值。

  百年前古色古香大宅院 到如今仍有人居住

  古宅门前柿子红。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河畅摄

  百年前古色古香大宅院 到如今仍有人居住

  作为民族文物,它也是一个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实物例证。

  百年前古色古香大宅院 到如今仍有人居住

  朗山古民居为广西区内现存的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平面布局规划最科学的古建筑群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关新闻】欧洲最大公墓竟成旅游胜地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你可能去过海边嬉戏,可能去过山林徒步,可你曾鼓起勇气去墓地游玩过吗?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31日报道,近日,一组有关圣拉扎卢斯公墓(Saint Lazarus cemetery)的照片走红网络,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位于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的圣拉扎卢斯公墓是欧洲最大的公墓,也是摩尔多瓦最具吸引力的景点之一。公墓中,铁十字架和缤纷多彩的花圈随处可见,一些坟墓前还挂上了死者的照片,为整个墓地增色不少。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圣拉扎卢斯公墓建于1966年,墓地面积广达200万平方米。目前,该公墓拥有超过30万个坟墓,包括约600个家族坟墓。大部分坟墓埋葬着德国士兵的遗体,其中包括至少1000名德国国防军和官员。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欧洲最大公墓竟成摩尔多瓦第一旅游目的地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欧洲最大公墓竟成摩尔多瓦第一旅游目的地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欧洲最大公墓竟成摩尔多瓦第一旅游目的地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欧洲最大公墓竟成摩尔多瓦第一旅游目的地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欧洲最大公墓竟成摩尔多瓦第一旅游目的地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欧洲最大公墓竟成摩尔多瓦第一旅游目的地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欧洲最大公墓竟成摩尔多瓦第一旅游目的地

  欧洲最大公墓成旅游胜地

  欧洲最大公墓竟成摩尔多瓦第一旅游目的地

  【相关新闻】穿越时空 盘点中国最美的火车站

图片默认标题

  中国的铁道线自有以来就以不可阻挡的姿势贯穿了这个广袤人多的国家,连结着每个出走游子的心。火车远行的道路上,车站意味着“伤别离”和“再相聚”。母亲殷殷期盼的眼神,情人依依不舍的呢喃,都是站台上刻骨铭心的忆记。 每到一站,片刻停留留下的除了离愁别绪与重逢的欢乐外,还有站台风景的深刻印象。今天,小编为你推荐中国最有特色的火车站集锦,看看站台上那些独特的风景。图为青龙桥站,中国铁路工业的活化石。

图片默认标题

  浦口站,辉煌不再的“被遗弃者”还记得《情深深雨蒙蒙》里那个离别的车站吗?它真实的存在于长江北岸的南京,朱自清《背影》里父亲艰难翻过站台的情节也在这里发生。浦口站,情牵于那浓浓的民国情愫,家国仇恨之际,说完珍重就在那儿痴痴地盼。多少英雄儿女泪落在月台上,雨廊下期盼的身影从未停止过等待。这里存过无数动人的情感,如今却落得人去空场的境地。浦口的戏落幕了,剩下空寂无声的铁轨在风中呜咽。

图片默认标题

  旅顺站,历史的兴衰迭变的见证者。旅顺站是中东铁路南支线南端的终点站,时为三等站。中东铁路修建初期,为了军事上的需要,钢轨铺设一直延伸到旅顺军港码头,火车站就设在码头附近,与大连海湾为邻。满铁时期一度称之为“旅顺驿”。这座建筑由俄藉工程师吉尔什曼负责建筑施工。砖木结构,小巧别致,更多体现俄罗斯木构建筑特色。

图片默认标题

  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平面呈一字形,立面在入口处加设门斗,中间顶部为绿色穹顶塔楼,加强了中央体积向上的动感。塔楼上面挂着鱼鳞状铁皮瓦片,显现着几分俄罗斯乡土情趣。站台上的木结构风雨棚构架合理,美感十足,与站舍浑然一体。

图片默认标题

  碧色寨站,穿越时空的法式浪漫。百年前的碧色寨,如它清新雅丽的名字一样,法式砖红暖黄的小小联排屋建筑,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的商人在此地聚集。美女富商,洋酒咖啡,错落杂陈,繁华景象一时盛极。作为中国最早的火车站之一,现在荒废破落的碧色寨像是给世人开了一个法式浪漫玩笑,掩映在石榴园后的昔日繁盛不再,恍惚给人一种时空错落的失落感。红瓦黄墙依旧在风中招眼,到处沾染着的法式气息,诉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

图片默认标题

  阿尔山站,中国最小最美的火车站。阿尔山站建于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驻扎时期的产物,至今仍保存完好。这里是白阿线的终点站,夕阳下火车进站时,站台上笼罩着一层暖意洋洋的金光,明丽暖人的色彩,干净简洁的站台,令人不禁怀疑是否来到了瑞士的乡村小镇。这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历经战火和历史变迁,依然日日风雨不改地迎来送往,张开怀抱拥抱每一个旅者。它的美凝聚了时间的香醇,小而精致,令人心醉。

图片默认标题

  大智门,百年老站成隽永。大智门火车站,现今已经被称作历史的遗迹,站在原址前,面对着绝美又孤立的候车大厅,多少让人有些悲怆后的迷茫。卸掉行运重任的大智门站,那些岁月与沧桑却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掉,人们将其完整的保存下来。百年老站房就像是深埋的女儿红愈久愈沉香,在车流不息的京汉大道上,站成了老汉口的地标式建筑,曾经繁华的城市中心,满载着城市记忆与荣光,将兴起一座全新的艺术中心。

图片默认标题

  吉林西站,雄狮初醒的凭记。吉林西站,过去叫做黄旗屯站,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林徽因女士和丈夫梁思成先生共同主持设计审定而成。这是一座大型的哥特式尖屋顶建筑,站舍呈一只卧坐的雄狮状,寓意国人雄狮初醒。曾经的琉璃房顶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换成了水泥,但当年的地砖,包括窗户和门,连门上的铁把手和把手上的小坠儿都还在。这端庄典雅的气质还带点满族风情的小楼,至今仍高贵地挺着胸脯,彰显着胸中那股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力量。

图片默认标题

  青岛站,城市从这里开始。青岛站,始建于1899年,站舍为纯粹的德国文艺复兴风格作品,风格独特,距离海岸线仅300米,可以说,青岛站是听着海浪声建立起来的。青岛站的设计师锡乐巴将他记忆中的德国教堂原封不动地搬到了青岛。一百多年间,车站钟楼上行走的时钟一刻不停地记录了那些行色匆匆的旅客们,他们脸上浮现的是这座城市的表情。一个存在着并始终被记忆的车站,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

[编辑:王涛]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