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土战国瓮棺葬 这种形式丧葬到底啥来路

新华网2016-10-08 11:29:26

  原标题:河北出土战国瓮棺葬 这种形式丧葬到底啥来路

  河北出土战国瓮棺葬 这种形式丧葬到底啥来路

  出土战国瓮棺葬,新华社石家庄10月7日专电(记者王民)河北省黄骅市今年5月首次在郛堤城遗址附近发现瓮棺葬后,经过几个月持续发掘,目前已发现瓮棺葬超过110座,墓葬形制与规模均为全国罕见。

  考古发掘现场遍布大大小小的墓坑,墓坑内以瓮、盆等陶器为葬具,2件或3件扣合在一起成为一具棺葬。来自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骅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已发掘儿童瓮棺葬107座,成人瓮棺葬6座。

  黄骅市博物馆馆长张宝刚说,“由于2000多年来河道挖掘以及自然环境破坏,目前我们发掘的只是整个瓮棺葬群遗址的一部分。据现场勘查,在发掘点向南150米范围内都有遗迹发现,成人瓮棺葬区范围可能比目前的规模大很多。”

  河北出土战国瓮棺葬 这种形式丧葬到底啥来路

  资料图

  据考古人员初步统计,已发掘出土的113座瓮棺葬中,形制多达20多种,经鉴定为战国时期器物,其中6座经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鉴定为成人瓮棺葬,且为一次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介绍说,此次发掘的瓮棺葬墓地类型多样、分布密集、年代清楚,在全国同类型墓葬中规模较大,对研究2000多年前的丧葬习俗、城池状况极为重要。

  郛堤城遗址位于黄骅市城区西北部,在史书记载及相关研究中,多被当做战汉时期军事防御城池。当地历史学者认为,瓮棺葬墓地实际上是郛堤城的一部分,大规模儿童墓葬的发现反映了当时城池的繁荣,同时也对此前古城是单纯军事城池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瓮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个别成人也有用瓮棺,一般用2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地面下。瓮棺葬的葬具一般是日常使用的陶器,底部一般钻有小孔,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无论是幼儿瓮棺葬或是成人瓮棺葬,随葬品一般较少,多则几件,少则一件,或没有随葬品。瓮棺作为一种特殊的葬具,它的使用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它的出现与后期的石棺、木棺具有共同的信仰和观念,即灵魂不灭。

  河北出土战国瓮棺葬 这种形式丧葬到底啥来路

  青岛出土东汉带铭文石羊

  延伸阅读: 青岛出土东汉带铭文石羊 捐给当地博物馆

  早在3年前,平度东阁街道后巷子村在旧村改造中,意外从工地上挖出了一个带铭文石羊,当初人们就把它暂时存放在村委会保存起来。前天,在闻听石羊有很高文物价值后,村委会连同以前发现的一个无头石羊一块捐赠给了当地博物馆。昨天,记者从平度博物馆获悉,这个带铭文石羊造于东汉时期,距今近两千年时间,它是当初放在王侯墓葬甬道两侧的石像生,初步鉴定或是国家一级文物,具有非常高是文物价值。

  千年石羊重见天日

  位于红旗路上的荷花湾,是平度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次东汉石羊出土地就位于荷花湾北侧后巷子村。昨天,记者来到平度东阁街道后巷子村看到,原先的一片片瓦房,已被改造成了一栋栋楼房。

  后巷子村村书记陈志刚告诉记者,后巷子村过去叫石羊沟,因旧时村中取土发现石羊而得名。多年前,他们村西侧路边还立着一个无头石羊。2013年,在旧村改造中又挖掘出了一只完整石羊,他们便把两个石羊一同放在村委会保存起来。

  据平度博物馆副馆长曲涛介绍,史料记载,明代平度人崔廷槐(1499—约1560,字公桃,号楼溪,明嘉靖五年中进士),在其诗文《石羊行》中就有“曹家沟畔草芊芊,中有白羊白昼眠”之诗句,这也是目前有关于石羊的最早记载。

  原来是汉代石像

  昨天,曲涛告诉记者,今年6月,他们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听到出土石羊的消息,随后来到石羊所在地后巷子村委会实地查看。查看过程中,他们意外在石羊颈部正前方发现了铭文,拓印后,经初步辨认,上面刻有“永寿四年四月廿六日辛未立羊所至公侯子孙宁”等隶书铭文,从而确定石羊为东汉石羊,立于公元158年,且是一件十分难得的汉代石雕艺术品。为石羊断代后,石羊保护就成了最重要问题。后巷子村委会在征求村民意见后,最终研究决定将此石羊连同早年发现的无头石羊在前天一起捐赠给了当地博物馆。

  河北出土战国瓮棺葬 这种形式丧葬到底啥来路

  青岛出土东汉带铭文石羊

  这个石羊重约一吨

  昨天,记者来到平度市博物馆看到,出土的这只石羊被暂时安放在院子里,它高116厘米,身长126厘米,躯干高59厘米,宽40厘米,整体是用大块花岗岩圆雕而成,重约1吨。石羊昂头挺胸,屈膝卧地,羊角侧卷成“C”形紧贴于头后部,身体两侧羊毛为同心圆状,腿跪卧向北回眸很传神,看起来简约、庄重、大气。另一只无头石羊则个头略小,没有铭文,其雕刻手法和纹饰与铭文石羊比较接近,经鉴定,它也造于汉代。

  曲涛说,石羊出土地为平度老城,史料记载,公元9年,王莽改制,胶东国改为郁秩郡,郡治郁秩城(今平度城),那时胶东的政治、经济中心由即墨向西移到了今天平度城。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封贾邯为胶东侯,郁秩县改称胶东侯国。这次出土铭文石羊,是东汉时期胶东侯国历史的见证,也为研究这一时期平度城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铭文石羊全国罕见

  曲涛说,相关资料显示,就全国范围来说,出土汉代带有纪年铭文的石羊非常罕见。1974年,在山东临沐县东盘乡后利城村出土过一对东汉永和五年铭文石羊,现藏故宫博物院,这两个石羊比这次他们出土的石羊个头略小。另外,临沐出土两个石羊铭文时间为公元140年,这个石羊则为公元158年的,时间要晚18年,但属同一时期,并有着共同时代风貌和艺术特色。

  昨天记者了解到,目前平度博物馆已对石羊进行相关测量、登记,近日还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这个石羊要论级别,初步估计为国家一级文物,它的主人应该是王侯,但从西汉到东汉平度共有六任王侯,目前石羊所在地并没有发现大型汉代墓葬,所以对于石羊主人具体是谁,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曲涛说,下一步,他们还将请上级博物馆专家来平度对石羊进行相关研究工作。

  当地还曾出土多件石雕

  昨天,记者在平度博物馆看到,除了这两个新石羊外,馆内另藏有两个石羊和4个石人,另外两个石羊经断代也为汉代,那4个石人则因历史久远年代已无从考证。“这些石雕作品,其实就是以前身份显赫达官贵人墓葬外甬道的石像生,又称翁仲,是权力仪卫的缩影。这种做法开始于秦汉时期,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和取象不尽相同而已。”曲涛说,在平度出土古代石雕数量不少,但带有明确纪年铭文的东汉石羊确实难得。

  曲涛介绍,古代陵墓石刻起源于何时,迄今无定论。在记载中,西汉霍去病墓石雕是目前所知最早石像生实物资料。在这些不同形态的石像生中,羊有“羊面从美”之说,自汉晋以来帝陵之前常置石羊为祛邪之用。两汉时期,石羊一般多立于大臣墓前,它是墓主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汉代孝道伦理观念的体现。

[编辑:赵妍]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