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广东贫困县互联网+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2017-12-20 17:08:46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王涛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各品类有机米 摄影:王琦_副本_副本

各品类有机米 摄影:王琦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琦):12月初,记者来到位于中国南方的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贫困户赵运生的鸡舍旁,听他分享一个半月内将积压的2000多只鸡全部卖出的故事,以及找寻互联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径。

  46岁的赵运生左腿四级残疾,他在三水口村租水塘和房子养殖鸡鸭已经4年。由于技术落后成活率低,加上缺乏销售渠道,过去3年他年收入仅约16000元。今年上半年,由于选养的大种鸡销路不畅,他一下积压了2000多只,一时愁云满天。他说:“当时养的鸡个头比较大,7、8斤,9斤一只,没经验,本来计划过年时卖出去,结果没卖出去。”

  6月,连山县常务副县长黄常雄到老赵的养殖场调研后,为他制定了一对一帮扶计划。首先,黄常雄用手机里的照片作了条推送发到朋友圈。其次,他通过相关部门联系了一些餐饮机构,让其负责人到养殖场考察。第三,他协调县电商中心,为老赵发起爱心卖鸡活动。连山电商中心负责人何少敏说:“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个推文,然后联合一些企业,一个星期给他销售出了400多只鸡,能够出栏的全部销售完。另外,每卖出一只鸡,在鸡的成本之外再增加10元钱,这10元钱是捐给贫困户的。”

  更令人欣慰的是,当地企业李木子农场在得知爱心卖鸡活动后,决心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先后与包括赵运生在内的8家贫困户达成合作养殖协议,为他们免费提供鸡苗,签订回收合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连山当地壮族瑶族古法酿制的竹筒酒 摄影:王琦_副本_副本

连山当地壮族瑶族古法酿制的竹筒酒 摄影:王琦

  最终,赵运生不仅一个半月便将滞销的2000多只鸡卖光,还收获了稳定了销售渠道:“我就养,他就销,他想要什么品种我就养什么品种。鸡养到6个月后李木子农场过来全部拉走,每只鸡给我60元,一般一只鸡的养殖成本是四十几块钱,我一只能挣大概17到20元。”

  老赵说,今年他一共售出了约3000只鸡,年收入达到6万元。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广东省2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有精准贫困户1202户,共3414人。近年来,该县积极通过电商平台打造本土特色名优农产品品牌,尤其帮助贫困户将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有效实现了贫困户的增收脱贫。

  走进连山电商中心,有机米、沙田柚、生姜等当地特产摆了一地,来自广东省内外的客商三不五时的进店参观咨询。生在连山,长居香港的符寒梅是香港连山同乡会副会长,此次专程到电商中心,希望能洽谈合作,把连山高品质、无污染的特产以及旅游资源介绍到香港。符寒梅说:“这个电商中心很好,因为它把很多货源集中在这里,我们可以不用花太多力气。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我可能要到处去寻找货品,它集中了,我就可以省很多力,就可以集中在销售方面处理就好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将滞销的生姜深加工成姜茶 摄影:王琦_副本_副本

将滞销的生姜深加工成姜茶 摄影:王琦

  连山电商中心成立于2015年,是一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专业团队运营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主要目的是帮助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打开销售渠道。连山电商中心负责人何少敏介绍说,目前连山特产在京东、苏宁、淘宝等中国知名电商平台以及微信微商城中均能搜索到。何少敏说:“我们和扶贫办签了合作协议,我们去指导贫困户,或者村官,教他们如何在淘宝开店或者把产品发到微信朋友圈。我们会不定期开设电商培训班,还经常去贫困户家中走访,各镇也会把贫困户生产出了什么产品反馈给我们。我们再跟企业联系,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再去对接。”

  此外,电商中心还教授贫困户如何推广产品,如何提升产品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教他们怎样卖得更多,怎么卖得更贵。何少敏拿着一盒姜粉向记者介绍:“2015年连山种了20000亩生姜,遭遇了滞销,我们就把生姜深加工成姜茶、姜粉、姜片,增加了生姜的价值,也解决了滞销问题,这些产品我们也帮助上架了京东和苏宁等电商平台。”

  随后,何少敏又让记者品尝了一种竹筒酒。这种就是依照当地壮族瑶族的古法酿制,在竹笋生长一年以后,用高压枪把酒打进里面,令其在竹子里自然发酵,并吸收竹木的天然香气。何少敏说:“一条竹子只能卖8块钱,竹里面注入酒,每一节卖100块。”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晶莹剔透的连山有机米 摄影:王琦_副本_副本

晶莹剔透的连山有机米 摄影:王琦

  何少敏来自清远市蚂蚁电商有限公司。今年7月,连山扶贫办与该公司签订《互联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合作框架协议》,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协议条款显示,蚂蚁电商公司应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组织、运销大户、网商经纪人、生产性加工企业以销售贫困户农产品为主,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构建起面向电商的产业链,帮助和吸引贫困户参与进来,实现完全和不完全就业,达到减贫脱贫效果。

  前文提到的赵运生便是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典范。而据了解,热心帮助贫困户的李木子农场也通过“互联网+”模式,年销售订单也达到6万只鸡。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连山电商中心1 摄影:王琦_副本_副本

连山电商中心 摄影:王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连山电商中心2 摄影:王琦_副本_副本

连山电商中心 摄影:王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赵运生从互联网+中尝到了甜头 摄影:王琦_副本_副本

赵运生从互联网+中尝到了甜头 摄影:王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赵运生的养殖场 摄影:王琦_副本_副本1

赵运生的养殖场 摄影:王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