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题:关注深度贫困 国家林业局局长细谈“生态脱贫”
中新社记者 陈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细谈“生态脱贫”。
出生在内蒙古沙区,张建龙从内蒙古林学院治沙专业毕业,已在林业领域工作36年。他介绍,中国许多贫困地区依林脱贫、靠林致富。“中国深度贫困地区70%至80%都是山区、沙区。这些地区是林业的主战场,林业在脱贫攻坚中有巨大优势和潜力,也大有作为。”
深度贫困地区,不少地方山清水秀,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最突出的优势是生态,最适合的产业是林业,农民可就近低门槛就业增收。张建龙表示,林地、林木资源是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最具增收潜力的脱贫资源。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开展了生态保护脱贫、生态建设脱贫和生态产业脱贫。
为保护贫困地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中国林业建立了生态护林员制度。通过中央财政支持,林业系统选聘贫困人口作为生态护林员,既保护了当地生态安全,又促进了贫困人口就业。张建龙说,目前已经发展生态护林员约37万名,精准带动13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和脱贫。
“到2020年,我们还要新增40万个生态管护员岗位,并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张建龙还建议,通过组建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吸纳贫困户人口参与生态建设,从而增加贫困人口的工资收入,带动脱贫。
关于“生态+脱贫”,张建龙表示,今后退耕还林、防沙治沙、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任务都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靠财政支持的脱贫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对于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实现“自我造血”,张建龙表示,应将生态效益同时转化为经济效益,实施生态产业扶贫,在贫困地区推动木本油料、国家储备林、特色林果、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种苗花卉、竹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拓宽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
“中国当前正推动乡村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
张建龙表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乡村振兴要做到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的兼顾,发展生态产业大有可为。
目前,中国已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近五年全国造林5.08亿亩,中国森林面积达到31.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张建龙介绍,今年中国将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进一步扩大工程造林规模;同时,进一步探索生态扶贫的有益经验并推广。“国家林业局正在抓紧制定《林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未来3年林业生态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扶贫举措,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按年度狠抓落实,更好地发挥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对脱贫攻坚的作用。”
(原标题:关注深度贫困 国家林业局局长细谈“生态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