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就构建开放的世界经济提出中国倡议和中国主张,为重振阴霾笼罩、日显低迷的世界经济指明了正确方向。
不断升级的保护主义重创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逆风,部分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日盛,加征关税、技术封锁乃至金融制裁等手段成为个别国家处理与他国经贸摩擦的手段,严重扰乱世界经济秩序,冲击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给世界经济带来显著的下行压力。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它们均指出,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是拖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10月15日,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调至3%,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IMF还预计,到2020年,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将累计拖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下降0.8%。鉴于此,IMF敦促各国政策制定者采取措施消除贸易壁垒,以提振信心并重振贸易与投资。
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推进经济全球化、解决世界经济难题的“中国方案”,即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可谓高屋建瓴,切中要害。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史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经济成就雄辩地证明,开放是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试图通过高筑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经济,其结果只能是损人害己。各国只有在开放的基础上加强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合作,在互谅互让精神下化解经贸纠纷,才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实现本国和他国共同发展,进而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各国之间的紧密合作是重振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前提。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当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从世界经济角度来看,各国合则俱利,斗则俱伤;“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因此,各国应摒弃“本国优先”的对外经贸政策,从全人类福祉出发,坚持“人类优先”,站在世界经济全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与他国真诚合作,共同拆除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投资流动的“高墙”,将贸易与投资这两大“引擎”发动起来,从而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开放的创新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人类发展史来看,每次的技术突破及其广泛传播,都带动了人类社会人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因此,习近平主席作出了“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科学无国界,它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各国科技界只有共同合作,取长补短,你追我赶,才能推动技术更快进步,创新更加活跃,世界经济才能动能十足。相反,如果各国相互搞技术封锁和垄断,就破坏了科学技术知识的正常交流,阻滞人类科技水平的整体进步,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负面作用。因此,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主旨演讲中所指出的,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临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各国应加强创新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唯有此,世界经济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能。
推进开放共享的发展,建设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才能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放眼全球,还存在着大批欠发达乃至非常不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人民仍然对推动本国发展充满渴望。而且,发达国家只有通过开放和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发展水平,共享发展机遇,才能增强世界经济发展后劲,从而提高本国经济长远发展空间。鉴于此,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强调,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并呼吁各国切实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支持力度,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民众。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根基。
总之,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演讲,以中国智慧为面临重重难题的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的良方。只要各国共同做到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世界经济的前景仍将是光明的。
(张茂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