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列席开幕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在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创新引领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建言献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

全国政协委员 李卫:实际上这个创新驱动就是我们继续打好这个三大攻坚战,包括高质量发展的这个最大的这个动力。首创的这个精神是一定要贯彻,同时我们还有很多核心的这个技术,卡脖子的技术,也就是说补短板,对不对?在这个方面一些共性技术可能要发挥我们的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全国政协委员 陶智:关于提高团队领军人物自主权的问题,我们希望的是最终让科研人员切实感受到。放权的事儿说了很久了,到了最终科研人员这里感受到的才是真正的。第一个要加快推进,第二个不要层层截留,第三个在扩大自主的同时,也要把负面清单制定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也是保护科研人员。

全国政协委员 张雪:谈到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要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的支配权和技术路线的决策权,就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不能让这个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

全国政协委员 史可:建议要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建立科研项目申报负面清单制度,增强对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的供给。

全国政协委员 胡盛寿:我们国家讲SCI(科学引文索引)的论文在世界上已经占到了第二位,但是看一看,这些研究论文转化产出的效率非常低下,我们国家的临床医学研究的薄弱,带来的问题是很突出的。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来改变我们国家的临床治疗的指南,提升我们国家临床治疗效果。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大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 汪小帆:高职教育一下子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非常有好处。但是很核心的是,这样扩招之后,师资的欠缺是非常地严重,这块短板怎么补上去?甚至于从长远来看,我们怎么样加强高职师资的培训?我们高职的教育质量,我觉得这方面希望教育部门要拿出特别大的举措来。

全国政协委员 易露茜:针对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一块,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的健康的服务,确实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 李思进:加快核医学学科的建设,对促进健康中国的发展,比如说(核医学科室),很多三级医院都没有这样的科室,就不用说这些县级医院,我们想的是要把病人留在基层,但是基层没有这些条件,诊断不了,你怎么能够把病人留到基层,所以说很多这样的问题呢,需要我们来考虑 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