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会场。图片来源:庄立峰提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薛斐斐 于广悦):“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这句出自中国唐代诗人张九龄《西江夜行》的诗句描述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而对于今年受邀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孟加拉国侨胞代表庄立峰来说,这句诗更具有别样的意义。此次能有机会深度参与中国的民主政治,让他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对海外华侨华人的高度重视和深深关切。
自2001年至今,全国政协已连续19年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侨胞代表列席全国政协会议。作为首位受邀列席政协会议的孟加拉国侨胞代表,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的创会会长,孟加拉国最大的中资制衣企业利德成集团创始人庄立峰认为这是一份无上的荣耀。庄立峰说:“一次列席,终身荣耀。(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这些参会的侨胞代表,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会把两会的精神,把两会的声音带回驻在国,把两会的精神传达给驻在国的华侨华人。”
庄立峰告诉记者,两会是世界瞩目的大事,在孟加拉国的所有华侨华人都十分关注,此次有机会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他的感触十分深刻。庄立峰说:“我认为政府为2019年制定的任务,看起来相当的自信和有决心。(党和国家)资政的理念是以人民为出发,惠民生成为重中之重。我看到国家一直在为全国人民而努力,我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当有自信和信心”。
孟加拉国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之一,作为来自孟加拉国的侨胞代表,庄立峰也十分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一带一路”的内容,他说:“‘一带一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共出现了五次。在这个框架下,中孟两国的经贸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孟加拉国的各个领域的建设中,在每一个行政区域里都有辛勤的中国人。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庄立峰表示,他在孟加拉国20多年,从来没有像这几年一样,深切感受到中国的发展政策、“一带一路”倡议对孟加拉国有这样大的辐射和影响。
在采访中庄立峰提到,在国外的时间越长,爱国的情怀也越浓厚,在海外的华人能取得良好的发展,绝对离不开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庄立峰在孟加拉国的创业史从1997年开始,如今他所创立的利德成集团已经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中资制衣企业,集团员工近两万人。他的企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更融入当地,赢得广泛赞誉,成为了在孟加拉国树立中国形象、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他介绍说:“事实上我们真正做的挺简单的,就是两个字,用心。把当地的员工当作自己的家人去对待;另外就是本地化的管理,对于所在国宗教文化的尊重是最根本的,必须要做。我们在这里做了20多年了,只有把本地化的管理做好了,我们才有机会融入当地,也才能把自己的企业做好。”
事实上庄立峰运营企业的理念也是对“一带一路”核心理念的践行,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他举例说:“我们的企业分布在郊区,考虑到工人和管理人员交通的问题,我们在自己的工厂周围建造了非常现代化的宿舍区。里面有健身场所、食堂、幼儿园、医疗室,这样可以把我们的员工吸引到工厂周围,在孟加拉从没有哪个企业是这样做的,而且我们提供的条件远远超过他们本身的居住环境,所以他们会觉得这是安全的、舒适的、美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减少员工的流失率,加强凝聚力。就像我们所说的凝心聚力,有了心的凝聚,力量一定会强大起来。”
此次作为侨胞代表能列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亲身见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参与祖国建设,庄立峰收获很大。同时作为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他认为一方面要把两会的声音传达给在孟加拉的所有华侨华人,另一方面也要率领在孟华人为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做出努力,付出行动。他说:“我们一直说要讲好中国故事,如果我们每个在孟的华侨华人,都讲好自己的故事,那么在孟加拉的中国故事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我们要发好自己每一个人的声音,才会组成强大的中国声音。我们的目标是带领所有在孟华侨华人,画出与孟加拉国民众最大的同心圆,与当地人民携手共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