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锐评”3月8日刊发文章《天下为公,读懂中国外交胸怀》,被多家境外媒体转载和引用。
3月8日、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语种广播、网站、新闻客户端和社交媒体账号刊发《国际锐评:天下为公,读懂中国外交胸怀》,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土耳其、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约旦、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媒体转载转引。香港《大公报》、《文汇报》也刊发了这篇文章。文章主要报道内容如下:

中国人代会星期五(8日)举行外长记者会,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两个小时时间里回答了21家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这些问题涵盖当今世界所有热点问题,从大国关系到地区冲突,从朝鲜半岛到非洲大陆,王毅的回答表达了中国对全球未来发展深层次的思索,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展现了新中国外交以天下为公的胸怀。
文章提到,人类前进的洪流中总有一些逆流。有人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了敌意,处处诋毁、抹黑中国,声称要与中国“脱钩”,甚至威胁别国,企图打压中国的和平发展,对此,王毅非常鲜明地提出,与中国“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就是与未来“脱钩”,某种意义上也是与世界“脱钩”。这一观点非常值得人们思考和体会。
针对某些国家的打压,中国鼓励相关企业和个人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用王毅的话来说,不当“沉默的羔羊”!因为它所维护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权益,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正当发展权利,更是世界上所有希望提高自身科技发展水平国家的应有权利。
王毅坦陈,咄咄逼人从来不是中国的传统,国强必霸也压根不是中国的选择。作为地球上唯一的绵延五千年而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国始终坚持与不同的文明相互尊重、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与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的理想、信念和目标。“中国要坚定维权,但不会谋求霸权”,公平正义是中国外交的坚守。
文章最后指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一直推崇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情怀。作为曾经为人类贡献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四大发明的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又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新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普惠发展的倡议,人们有理由相信,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维护现有国际体系、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中国,会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多家境外媒体引用、转发“国际锐评”文章:

△德国《欧洲时报》德文网3月8日转载

△法语中国数字电台脸书账户3月8日转发

△意大利Radio We电台网站、推特、脸书3月8日转发

△日本最大的中国新闻网站Record China 3月8日转发

△土耳其经济观察网3月8日转发

△印度《每日晨报》网站3月9日转发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3月8日转载

△巴基斯坦中巴友谊调频台FM98网站3月8日转发

△约旦环球电台脸书3月8日转发

△尼日利亚《领导者报》网站3月8日转发

△坦桑尼亚非洲传媒集团3月8日转发

△香港《大公报》网站3月8日刊发

△香港《文汇报》网站3月8日刊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