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丨    外眼看两会    丨    带着问题上两会    丨    直播两会    丨    代表委员之声    丨    专家评两会

独龙族政协委员李友祥:“花一样美,蜜一样甜”的日子不远了

2019-03-14 17:48:07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 张群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就地搬迁”后形成的新住宅群

“就地搬迁”后形成的新住宅群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吴家迎):“将来独龙族的日子会像花一样美,蜜一样甜。这个日子不远了,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日子还在后头。”说这句话的时候,独龙族全国政协委员、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李友祥满怀信心。日前,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李友祥接受了我台记者专访。他告诉记者,独龙族已经在2018年实现了整体脱贫,接下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相信依托于生态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独龙族人民有信心继续向小康生活迈进。

  独龙江乡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全乡总人口4000多人中,独龙族占9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独龙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地处偏远山区,每年有半年时间因大雪封山而与外界断绝交通,独龙江乡一直是云南省最偏远、最封闭和最贫困的地区,也是国家长期扶贫支持的对象。2014年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独龙江乡彻底改变了与世隔绝的状况。

  “关键是扶贫政策的持续投入”

  李友祥告诉记者,通过实施“就地搬迁”政策,当地村民从山上四面透风的简陋茅草屋搬到了山下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住宅里;通过实施“生态扶贫”措施,每户人家都有一名家庭成员走上了生态护林员、河道管理员、公路护理员的工作岗位,既保护好了生态环境,收入也稳定多了;通过发展草果种植,蜜蜂、独龙牛和独龙鸡的养殖等特色产业,当地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通过实施14年免费教育(九年义务制+学前两年+高中三年),既确保孩子们有学上,又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通过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掌握实用技能,拓展就业渠道。

  “最大的变化是老百姓观念的转变”

  李友祥回忆,过去老百姓只知道靠种地过日子,年年种、年年穷,破坏了森林植被不说,还挣不着钱。后来,有投资商免费给农民提供猪仔,让老百姓代养,养大后再按照市场价回购生猪。一年养上两头猪就能抵过去一年的收成。

  除了特色养殖,当地政府还大力推广对森林资源影响较小的林下经济——草果种植。在推广初期,草果苗都是当地政府免费提供的。这还不够,还需要挨家挨户去宣传做工作。后来,村民们发现,这种香料根本不愁销路,外地客商都自己跑来大量采购。大家尝到了甜头,现在都不用动员,开始自己买草果苗扩大种植规模。于是,老百姓该退耕的退耕,该还林的还林。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不但让大家挣了钱还保护了生态。

  独龙族几百年来都生活在封闭的峡谷里,长期与世隔绝。以前,村民们见了陌生人都不敢说话,现在,好些村民都开始做起了小生意。大家都开上了摩托车、汽车,人人都用上了手机。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正在让更多的独龙族人改变观念。

  “修路和培养人才,一个都不能少”

  独龙江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3%,生态资源和民族风情是当地最大的优势。但是,交通不便和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李友祥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三个关于加强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还针对培养人才提出了两个建议。当地正在加快建设农家乐和酒店等配套设施,希望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可是,独龙江乡的道路还不具备通行旅游大巴车的条件,无法接待大型旅游团组。他希望在拓宽道路,改善通行条件的基础之上,科学规划旅游线路,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针对人才紧缺的问题,李友祥建议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希望高校提供“订单式”的定向人才培养服务。

  独龙族的乡亲们现在过着的日子,那可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产业,还有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李友祥相信“花一样美,蜜一样甜”的日子不会太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当地村民正在采摘草果.

当地村民正在采摘草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当地村民正在将草果装袋,准备卖给采购商

当地村民正在将草果装袋,准备卖给采购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当地独龙族的老人

当地独龙族的老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独龙族全国政协委员、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李友祥

独龙族全国政协委员、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李友祥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

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通往独龙江乡的公路

通往独龙江乡的公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