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中学学生与西班牙交换生一起游颐和园。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宇):教育部在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增加了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科目。由此,学生在高考时可以选择的语种由原来的英语、俄语、日语三种增加为六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展现了中国开放的姿态。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外语学科提供英、俄、日、德、法、西6个语种供考生选择。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目标院校专业的要求选择报考。对此,刘利民委员表示:“这是我们国家一个开放的姿态,也是我们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后,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得非常迅猛,国际交流也日益频繁,单一语种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我们的对外交往了。我们在中学又开设了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课程。这些语种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未来更加国际化。比如,近年来由于我们跟拉丁美洲的经贸交往日益频繁,西班牙语就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小语种就显示出它的优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交往是多元化的,所以语言工具也是多元的。”
北京市古城中学是一所以西班牙语教学为特色的学校。该校的西班牙语实验班是北京市唯一一个以西班牙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实验班。经北京市教委审批,2012年9月古城中学西班牙语实验班顺利开班。至今,该实验班已经培养出四届毕业生。多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还有一部分学生考取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巴塞罗那大学等西班牙名校。在学习西班牙语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掌握了第二门外语,而且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对未来的职业也有所规划。古城中学高二学生徐玮彤说:“学习西班牙语让我感受到其他国家的热情,使我从内向变得很外向。以后,我会从事有关西班牙语的工作。我想从事外贸领域的工作。因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和拉美国家肯定会有更多的经贸来往。我希望用自己学习的西班牙语为国家做一些贡献。”
西班牙语是全球21个国家的官方语言。目前中国与西语国家的经贸、文化往来愈加频繁,亟需大量西语人才。看到孩子在学习西班牙语后的成长和变化,家长们都表示非常支持孩子学习这门外语。古城中学学生王一诺的家长王敬说:“西班牙语在国际上的地位非常重要。能够掌握西班牙语,无疑会为孩子将来增加更强的竞争力,而且可以作为一种经验,更好地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让孩子通过新的语言和多元的思维,打开视野,沟通世界。”
相较于传统的从大学开始学习西班牙语,从中学开始学习西班牙语有哪些好处呢?古城中学西班牙语老师张旖旎说:“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年轻化一些。他们从中学开始学,就等于比其他同学更早地接触一门语言,对于他们的语言学习很有帮助。我们是大学才学习西班牙语,学习时间只有4年。但是定向的学习,比如经贸方向、机械方向、工程方向,还要靠工作中去积累。如果我们在中学打好语言基础,大学可以定向招生,他们直接就可以分流去各个专业。在高中学习小语种,会让学生更具优势。”
中国将多语种列入高中课程也引起了国际关注。西班牙驻华大使拉法埃尔·德斯卡利亚尔·德·玛萨雷多表示,这将为中国储备更多的外语人才,是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表现。他说:“中国人学习西班牙语的热情很高,特别是在西班牙语被列入高中课程以后。这也是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表现。中国出现的西班牙语热,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只对西班牙这一个国家感兴趣,而是包括所有讲西班牙语的国家,比如拉美地区的国家。近年来,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的经贸文化往来越来越密切,确实需要更多的西语人才。为更好地培养西语人才,西班牙教育部与中国教育部已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内容就包括针对中国西语教师的培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