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乔全兴):15日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同意报告提出的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政策取向、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当日下午,《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向中外媒体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修改83处,吸收涵盖了代表委员所提出的大部分意见。修改后的报告,“改革”一词共出现了109次,创历年之最。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的期盼。
中国全国两会期间,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领域的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审议。报告起草组系统整理汇总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逐条进行认真研究,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举行的吹风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表示,认真听取和采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是政府依法施政、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的内在要求,是回应社会关切和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体现。郭玮说:“根据代表委员的意见,我们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这次报告共修改了83处,吸收涵盖了代表委员所提出的大部分意见,有的一处修改综合吸收了多位代表的多条意见。报告修改以后是20000多字,篇幅增加了800多字。通过这些修改,使《报告》更加完善,更好地反映了人们的心声,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共识、推动工作。”
据介绍,报告的修改完善主要集中在改善民生、加快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加强污染防治和释放内需潜力等六个方面。
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改革”一词共出现了109次,创历年之最。郭玮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获得高票通过,表明报告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高度认可,也代表了社会各界共同的意愿。郭玮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改革”一词有105处,修改后又增加了4处。实际上,很多地方没有出“改革”字眼的地方也有很多改革的举措。所以,报告通篇贯穿了改革的精神。政府工作报告获得好评,我觉得还在于全面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报告积极回应了群众的期盼,提到了很多老百姓烦心的事儿、操心的事儿、揪心的事儿,包括报告中提到的上网流量费的问题,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推动社区养老等等,这些看着细微,但是却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