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5日)上午10点半,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针对民生改善问题向总理提问:明年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除了脱贫之外,民生领域我们能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期待?政府对于解决民生问题究竟是怎么考虑的?李克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现在中国老龄人口,如果60岁以上算,近2.5亿人,65岁以上有1.7亿人,6岁以下儿童有上亿人,他们的服务问题涉及到绝大多数家庭,但是我们这方面的服务供给是不足的。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以后,托幼难更突出了。养老机构现在能提供的服务,每百人只有三个床位。有的大城市统计,可能要到90岁以后才能等到养老床位。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我们即便继续加大养老机构、多功能幼儿园发展的力度,但还是跟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
怎么办?我到一些地方去调研,发现已经有好的经验,就是重点发展社区的养老托幼服务,这样可以做到就近、可及、普惠、公平,只要安全可靠,大家是欢迎的。所以,我想还是要创新机制,对接群众需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比如说,提供公租房,让那些从事助餐助行、日间照料、康复、老年大学等的社会力量免费使用,还可以给予水电气的费用减免,可以减税免税,因为他们实际上也是帮政府共同解决民生之难。社区工作人员、政府的有关部门要保障公平准入,把主要的力量放在监管上,确保这些服务是安全可靠的,对那些违规的要坚决逐出市场,让老人、孩子、家庭都放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