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江晓晨 王洹星):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方共同努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中国很多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奏响团结携手奔小康的时代强音。
吉林省山城镇保兴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质条件,多方筹资建起了保兴山泉水产业扶贫项目。
总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的工厂车间内,成排的“保兴泉”矿泉水在履带上飞速穿梭,验标操作员王丽艳正仔细观察着从她眼前经过的每一瓶水。每小时,有1.8万瓶矿泉水从这里“始发”,成箱、装车,运往各地。王丽艳说,“来这之前家也是挺困难的,有了这个工作以后,我每个月有2600元的收入,而且是稳定的收入,感觉心里挺有底的。”
山城镇保兴村浅山、丘陵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务农是大多数村民的唯一收入来源,这里也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虽然不利于农业,但村口一里外有一眼地下涌泉是长白山天然水的地下分支,富含偏硅酸,是难得的矿泉水“富矿”。
2019年,梅河口市经过充分评估,决定依托地下涌泉,在保兴村边建设一个年产4万吨的山泉水建设项目。当年,工厂就火速竣工投产了。
据山城镇党委副书记张大鹏介绍,项目采用收益分红、吸纳就业、土地流转等方式,厂子建起来后,雇佣的也都是当地村民,带动了周边的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也让这一汪清泉成了村民们心中的“幸福泉”。张大鹏说,“咱们车间里这11个部门都是我们保兴当地村民,有1户是贫困户,有3户是贫困户直系亲属。”
水处理车间里,现代化的生产线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好泉出好水,好水润好人”的标语印在醒目的位置。王丽艳对厂子的感情更深。10多年前,她的丈夫因为干农活发生意外,腿落下了残疾,不能外出干活。而保兴山泉水项目不仅给了她生计,也惠及他的丈夫。王丽艳说,“公司领导还挺照顾俺们,让我进厂里上班,有部分收入,然后他(丈夫)在家,他不能出去劳动干啥的,完了给他整两头牛。”
在距离保兴泉水厂仅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个“爱民亭”,保兴村村民闲时都会三三两两坐在凉亭下休憩。人群中,王丽艳的丈夫王志家正在等媳妇下班。王志家说,“我就在家养牛,媳妇在(厂子)打工收入高多了。这多好,她老开心了,我也老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