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做出了“永不称霸”的庄严承诺。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步伐持续加快,资本主义世界的弊端不断显现,长期遭受压迫的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意识空前强烈。
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是“天下大乱”:建立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基础上的旧秩序,遭到了日益深刻的破坏和冲击。当代世界各种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加剧了腐朽反动势力的瓦解和没落,促进了新生人民力量的觉醒和壮大。
1974年4月9日,邓小平率团代表中国出席第六届特别联大并发言。
△1974年4月9日,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大上发言。
这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后首次派遣高级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层领导人首次登上联合国的讲台。
中国将发出怎样的声音、展现怎样的立场,备受世界瞩目。
△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的中国代表团
接到任务后,邓小平亲自指导代表团成员准备发言稿,确定中国要向国际社会明确传达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鲜明立场。
在撰写发言稿时,邓小平提出,中国需向国际社会清晰阐明:“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
他还特别指出:“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4月6日,邓小平启程赴美。周恩来总理抱病前往机场为邓小平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
三天后,邓小平步履坚定地走上联合国大会的发言台,向世界阐述中国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和“永不称霸”的誓言。
他的讲话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特别是长期遭受压迫的广大第三世界代表的高度赞扬与好评。
△邓小平发言后,与会代表纷纷与他握手表示祝贺。
会后,中国代表团的席前排起了长龙,几十个国家的团长争相与邓小平握手致意。邓小平的讲话成为联大一般性辩论的经典时刻,永久载入史册。
4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维护和平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终因不得人心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强权政治的阴霾依然笼罩人类社会。
坚守承诺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应有之义。中国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改变曾在联合国讲台上向世界许下的庄严承诺。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时再次庄严承诺: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不会“输入”外国模式,也不会“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宣誓,也是中国始终践行的国际关系行为准则。不论世界局势如何风云变幻,中国“永不称霸”的立场从未改变,中国“守卫和平”的初心从未动摇。
本文来源:环球资讯+
编辑丨王昆鹏 魏宇晨
主持丨葛鹏
制作包装丨杨晓蕾
签审丨潘晓英 安然 刘轶瑶
监制丨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