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留住非遗文化传承人的“花样年华” 2021年度甘肃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陆续启动
《铡美案》窦凤琴
兰州晚报讯 甘肃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传承人独一无二的演绎中,中华民族深邃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得以延续。近日,随着2021年度甘肃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陆续启动,华亭曲子戏、秦腔、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拍摄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新时代背景下,在高标准高品质的专业抢救措施下,非遗文化和非遗传承人的“花样年华”被深度再现,传承。
非遗文化保护与时间“拼速度”
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
这是交给非遗传承人的一项无法拖延的“作业”,也是考验非遗传承人与非遗保护“拼速度”的“抢救工程”。
“第一批名录都是高龄的传承人,如河西宝卷的传承人乔玉安身体状况并不乐观、庆阳香包的传承人贺梅英已83岁高龄、武都高山戏的传承人尹维新疾病缠身。马金山曾经是花儿会上的明星,可是等工作人员前去拍摄时,他已经不能唱花儿了。”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封尘是最早介入该项目的执行者,在展开非遗文化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初期,就感到了这项工作的急迫性——时间不等人!
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工作争分夺秒地展开。
于是,参与记录工作的工作人员摄像机中出现了令人动容的一幕——为了完美呈现非遗文化,河西宝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乔玉安即便久卧病榻依然衣着隆重坚持录制,“念卷之人坐端正,听卷之人要用心;用心听卷才有功,善恶分明听分明……”气息微弱之时,摄制人员不忍继续,但老人一边输营养液一边吸氧,一定要自己演唱:“有些曲调徒弟们还不会唱,我得撑着唱出来,留下来。”
4个月后,乔玉安与世长辞,导演谢军卫赶到灵前播放了乔玉安的“综述片”。
除了与时间“拼速度”,参与抢救工作的学术专员和传承人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温情故事。
前武都高山戏尹维新老爷子身体状况欠佳,现场工作人员前往家中录制音像时,只要看到老爷子的尿袋满了,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忙倒掉,从无怨言。
深度传承 让非遗记忆“活”起来
2022年1月7日,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甘肃省2021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培训班在兰州市开班。此次培训可谓是非遗界深耕细作的一次优秀教学样板,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解决了许多非遗文化传承人面对“如何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棘手问题”,培训从如何讲好非遗故事,记录传承人口述史、传承教学、项目实践等方面出发,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承人进行全方位、抢救性记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和总结。
2019年,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实施的“河西宝卷——乔玉安”记录成果被评为全国22部优秀抢救性记录项目之一,这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该项目中获得的第一个“优秀”,也是民间文学类唯一一部优秀成果入选当年“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活动。
经过前期紧张筹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不是在制作的路上,就是在拍摄的路上。
2021年12月份,河州贤孝传承人王威学项目开拍;
2022年1月,秦腔传承人窦凤琴项目开拍;
2022年1月17日,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带队,走访调研了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甘南藏族唐卡、清水道教音乐以及洮砚制作技艺等项目保护单位和相关传承人,1月20日之后,该项目陆续开始拍摄;
2022年2月5号,华亭曲子戏传承人张志学、洮砚制作技艺传承人卢锁忠项目启动拍摄。
满满的档期,匆忙的脚步。
2022年,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写下了“军令状”——2020、2021年度下达的17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将在本年度完成。届时,我省将完成49名国家级代表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完成60岁以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任务。(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宏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