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杨柳拂堤。沿着蜿蜒的河边小道,记者步入黄山区仙源镇弦歌村,但见村庄错落有致、山水交相辉映,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弦歌是合并村,过去村集体经济不强,党群、干群矛盾问题突出,是该区有名的“软弱涣散村”“老大难村”“信访矛盾村”。
“这些年,我们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近三年翻了三番,去年达到70万元,成功甩掉了压在干群头上的‘三顶帽子’,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振兴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文祥高兴地说。
弦歌村的“蝶变故事”,是黄山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破题乡村全面振兴的缩影。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诸多问题的前提。近年来,黄山区坚持党建引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关键举措,从建好机构、编好规划、配强队伍、创新路径等方面发力破题,积极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让希望的田野欣欣向荣。2021年,该区79个村(居)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村均68.9万元,跻身全省十强。
内外兼修 配强发展“引擎”
今年1月,黄山区首个乡镇振兴公司(黄山富新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和村级强村公司(黄山竹富家园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在新华乡揭牌成立,这是黄山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次全新探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注重用好和深化已有成功模式,更要不断探索新的有效路径。
近几年来,黄山区按照“巩固一批现有项目、谋划一批最新项目、扶持一批优质项目”原则,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年滚动项目库,加强项目实施运营监管调度,扩大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覆盖面,推动集体经济落地落实。同时紧抓列入省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区县、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县机遇,启动“百万强村”扶持计划,积极整合农业项目、财政奖补、产业发展等资金,实现79个村(居)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专项扶持全覆盖,并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支持各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或专业合作社,鼓励村组以公司投股、集体参股、农户入股方式参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和服务实体经营,让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该区还积极开展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逐级成立原则,以汤口镇和新华乡为试点,率先成立乡镇振兴公司和村级强村公司,并以此为起点和强村富民的有效载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组织实施涉农工程项目,推动形成以政府引导,村集体、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路径,加快打造乡村运营特色品牌。
因村施策 助推“百花齐放”
乌石镇清溪村地处偏远,资源匮乏,一直以来发展动力不足,空间不大。为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清溪村与该镇茶儿垅村、夏村村抱团发展,联合投资入股当地旅游公司,每年获取保底分红,使得村集体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各村村情不一,区位资源优势迥异,发展节奏速度也不相同。黄山区坚持因村施策,按照“组织发动、自愿结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引导29个集体经济强村、党建示范村与19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展“村村共建”;以城带乡结对,由1个区直机关事业单位、1个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或国有企业组建联合党组织共同结对1个村,组建1个联合党委,推动优势项目、资金、智力向村级流动。目前,该区已成立79个城乡基层联合党委。同时,充分发挥“一湖四门”村、城关村、特色产业村、传统文化村比较优势,以资源流转、资产租赁等方式,鼓励“一村一品”做强特色产业,加大以汤口社区、甘棠社区为代表的物业管理型,以桃源村、陈村村、葛湖村为代表的特色种养型,以庄里村、沟村村为代表的全域旅游型,以三口镇为代表的资源利用型,以甘棠镇为代表的劳务经济型,以汤口镇为代表的服务创收型,以太平经开区标准化厂房为代表的异地发展型等项目实施力度,打造出樵山香榧、兴村玫瑰、赐田雷竹、丰溪桑葚等一批特色产业村,走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差异化、特色化路径,实现村级增收新突破。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将村村超20万元,村均超70万元。”黄山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黄山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向着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阔步前进。(黄山日报 刘晨 章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