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从不同层面提出了更贴近群众生活的政策措施,如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等区域,要求增设“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探索“微管沟”等适合狭窄街巷的市政管线建设方式。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省建设稽查局局长高冰松介绍,“十三五”以来,全省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持续完善,区域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创新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发展不断融合,以用促保成效彰显,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据悉,我省获国务院批复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数达到81个,中国传统村落400个,历史文化街区35片,历史建筑5945处。我省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充分肯定,多次作为典型代表省份在全国会议交流,并承担了相关全国性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的分级分类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保护传承工作融入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建成,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保护、充分利用、活态传承。
记者了解到,《方案》从不同层面提出了更贴近群众生活的政策措施,如对于历史城区,要求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完善基本生活功能,形成宜居、宜业、有活力的特色城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历史地段等区域,要求增设“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探索“微管沟”等适合狭窄街巷的市政管线建设方式。
关于活化利用方面,强调了开放思维,要求加大文物开放力度,利用具备条件的文物建筑作为博物馆、陈列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更好服务于公众。提升功能的适用性,如在保持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按照最小改动原则,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必要的设施这些方式来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 记者 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