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云南频道报道(张科):5月的腾冲市固东镇小甸社区,阳光明媚。品类繁多的多肉植物,组成一道道“植物墙”,以不同形态迎接着前来观赏的游客。
“这里的山没有那么秀丽,水没有那么磅礴,资源禀赋较差,如何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我们只能就地取材,家家户户参与,以多肉植物作为爆点吸引游客。”固东镇党委书记赵开灿介绍,为探索小甸社区乡村振兴有效路径,提升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经多方努力,农文旅项目“深闺里”落地小甸社区,明确小甸社区以“多肉”为主题,打造集旅游与文化为一体的休闲乡村旅游项目。
小甸社区“深闺里”项目是腾冲市率先建设的3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中的一个,也是云南保山乡村振兴蓝图的一个缩影。
腾冲市休闲乡村旅游项目 摄影 王娅男
腾冲的三十九
小甸社区位于腾冲市固东镇西部,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349户1434人,前些年一直是贫困村,共有贫困户99户437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小甸社区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2017年,小甸社区引进了“深闺里”项目,成立了深闺里乡村旅游开发(腾冲市)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由三个股东组成:首先是大窑坝旅游专业合作社,主体是村民,每户出资5000元,合计46万元;其次是多肉培育企业,以提供多肉植物为主;最后则是当地村委会,负责多肉种植的组织与实施。小甸社区以“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多方共赢。
从资源禀赋来说,小甸社区相对贫乏,不过其海拔、纬度和日照都比较适合多肉生长和上色,也因此得以引进“深闺里”项目,不仅可以打造景观开发旅游,还能把小甸社区建设为多肉电商直播基地。除此之外,小甸社区还将温泉加以利用,改造养生温泉13个,保底收益每年30万元左右,预期最高收益每年100万元。
小甸社区随处可见种植的多肉 摄影 王娅男
现在的小甸社区,村民成了股东,都能得到一定的收益。村民们也很兴奋:“每家每户都入了5000元股金,人人都是股东,到年底大家就能拿到分红。”
小甸社区的发展方向是打造出农文旅与康养相结合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像小甸社区这样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在腾冲市共有39个。腾冲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马学勃介绍,腾冲市根据每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的资源条件认真分析,找到了适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示范点也因资源形成八大类型的发展模式:边境小康型、茶旅融合型、城乡融合型、传统村落型、农旅融合型、温泉康养型、文旅融合型和竞技运动型。
马学勃表示,为努力把腾冲打造成为全省、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腾冲市于2021年组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产业振兴工作建设项目指挥部,围绕农村人居基础设施、生态宜居乡村环境整治、乡村产业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5个方面编制14类项目,覆盖所有行政村,总投资38.98亿元。目前,腾冲的乡村振兴发展已经走在了保山市的前列。
“3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力争按全部3A景区标准建设,近39亿资金将全力支持走好乡村振兴之路。”马学勃表示,腾冲市将大力推广“1+2+3+N”模式,坚持“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一条主线,突出“保护生态和彰显文化”两个特色,通过“人才兴腾”、“五美一最”和“金融赋能”三条路径,创新“乡村旅游+”的N种模式,按照每个乡镇(街道)新建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原则,力争到2024年底前率先建成一批叫得响、可复制、能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努力将腾冲市创建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龙陵的三十五
腾冲市走在前列,龙陵县亦不甘落后。保山市辖有隆阳区、腾冲市、龙陵县、施甸县、昌宁县一区一市三县,龙陵县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县份之一。但是,龙陵县龙新乡雪山村也想到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走文旅发展之路。
龙陵县龙新乡雪山村依山傍水,村子背后巍峨矗立着龙陵最高峰——大雪山,清澈见底的雪山纯水从水磨房旁蜿蜒流过。因水力资源丰富,雪山村保留了至今已经200多年历史的水碾6座、水磨12座。
雪山村特产雪山碾子米 摄影 王娅男
这看得见的资源禀赋,让雪山村走上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主要依托大雪山万亩杜鹃花海、雪山、水碾、水磨群等旅游资源,先将雪山村秋场村民小组作为一个示范点,先行先试,先从转变群众的环境卫生观念、提升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家园开始,逐步转移到发展农家乐、美味小吃、民宿旅游和农耕体验上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最终实现“一户一品”“一处一景”。
生态与旅游元素的协调与互补,这是雪山村的发展之路,也是龙陵县龙新乡勐冒社区、镇安小田坝村和镇安镇北社区共同的创富之路。
勐冒社区出产的马铃薯个头大,表皮光滑,淀粉含量高,口感脆糯。来这里的游客可以10元/平方米/季的“超低价”获得自己的“周末菜园”,种上健康马铃薯,不打农药、不用抗生素。待其成熟后,游客就可以拥有私家菜园中产出的马铃薯。
在镇北社区,一条条水泥路整洁通畅,一片片农田郁郁葱葱,一座座村庄依山坐落,一幅幅墙体画特色鲜明。玉带河穿流而过,香水百合含苞待放,各种蔬菜长势正好。巨型“山茶牌电视机”、“世纪之门”、“振兴一号砖车”、“梵高的麦田”等艺术创作分布在田野之间……这些乡村创意精品都是龙陵县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一部分。
雪山村200多年历史水磨 摄影 王娅男
近年来,龙陵县确定镇安镇、勐糯镇、龙江乡3个田园综合体,确定35个精品示范村和235个美丽村庄。如今,镇安镇逐步形成了“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
保山的一体多翼
如果把云南保山的乡村振兴蓝图比喻为一架行稳致远的国产大飞机。那么,经济大发展是发动机和核心。旅游推动、产业支撑、红色劳务和市域社会治理等因素则是“飞机”的多翼。
只有经济大发展,乡村振兴才有依托和基础。目前,保山市正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确定了5项重点推进项目,总投资270亿元;正在建设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大通道;正积极推动各项产业平稳向前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保山市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65.54亿元,同比增长6.1%。
保山乡村振兴的多翼,体现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的因地制宜、旅游推动、产业支撑、红色劳务增收和市域治理对乡村振兴的保障。
龙陵县镇安镇田园综合体 摄影 王娅男
务工收入一直是支撑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21年以来,由保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牵头推行了“基层党组织+人力资源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劳务经纪人”的市场化“红色劳务”试点,103个试点村通过“红色劳务”输出21批次2265人,累计创收2781万元。其中,群众务工增收2624万元。
内心安则外有动力,保山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1年,保山在云南省第一批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县、乡、村三级设置“全覆盖”,共建成5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6个乡镇(街道)实践所、951个村(社区)实践站;在5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全市共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2516支,志愿者32.6万人,累计参与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社区巡逻、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留守老人等志愿服务时长24.78万小时,培育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5月26日,腾冲市官房大酒店共有十个旅游团队抵达。“好久没有见到这么多旅游团了。”腾冲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着保山市乡村振兴蓝图的铺开,这种景象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