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宁波开放大学、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周五云课堂”正式揭牌,活动现场还给首批“大综合一体化”的“周五云课堂”讲师团讲师代表颁发了聘书。
“周五云课堂”讲师团讲师代表合影 摄影 霍卫国
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法制监督处处长竺兆忠就是宁波市首批行政执法改革讲师团成员,他表示,全市执法力量正全速朝向“一支队伍管执法”疾驰而来,打通专业执法“壁垒”成为他与其他54名“大综合一体化”讲师团成员肩负的重要使命。
55名身着不同执法制服的人员,24个泾渭分明的执法领域,通过这场特殊的“云课堂”,由同行变为了同事。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副主任郑传统说:“贯穿今年第三季度的‘周五云课堂’,首批覆盖全市行政执法队伍中层以上干部、执法业务骨干共875人,要打造宁波市‘大综合一体化’全科型执法‘种子队’。”
何为“种子队”?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副主任童剑峰表示,执法人员要在全面深刻把握《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38条大项的基础上,更善于辩证思维、整体谋划,把宁波市行政执法“种子队”的酵母作用孕育成熟,能一人带一片、一片推全面,加速锻造全市全省的“大综合一体化”执法“航母编队”。
据介绍,当天的“云课堂”还邀请了江北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和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规划改革处的负责人,分别讲解江北区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经验做法和宁波市“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系统。
在宁波开放大学主会场,参加首批“云课堂”培训的受聘讲师团成员——象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中队中队长杨博琪说:“培训让我们能从领导专家和实战讲师的授课中取到‘真经’,学到高招,让原先‘陌生领域’变为‘熟悉空间’,让自己从‘行外新手’变成‘专家能手’,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的能力水平的目的。”
历经三年,省市综合执法事项目录清单渐趋成熟。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督导处处长袁亦林说,今年全市全域赋权基层,让乡镇执法功能“跑起来”,解决村社网格“眼前事”,以基层治理网格化运作实现执法“又准又快”,做到能发现一起、处罚一起,现场完成立案、调查、作出处罚决定,以更迅速的动作提高效率。
袁亦林表示,宁波开放大学“云课堂”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基地的投用,将以线上线下融合方式覆盖全市执法力量全员受众,传播多跨协同融合执法理念,提升综合执法队伍能力素质,加快形成整体执法效能,全面打造一批基层“全科型”综合执法队伍。
“截至到2022年5月中旬,宁波市已完成行政执法全域赋权、区域集中、镇街办案。从55名讲师到875粒“种子”队员,全市镇街5659名下沉力量正期待着一场“化学发酵”,将从目前的物理整合迎来更多变化。”袁亦林如是说。(文 霍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