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点石成果点果成金”
小暑将至,石林县西街口镇新木凹村的农户们顾不上似火骄阳,正在地里忙着给人参果整枝打杈。再过一个月,首批人参果就要上市了,最近的工作将决定人参果的品质,农户们丝毫不敢马虎。去年9月25日,石林人参果科技小院经中国农技协批准正式成立。自那天起,石林人参果产业有了专家团,石林人参果也在朝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产品更优质、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前进。
15亿大产业面临发展瓶颈
随着“嘀嘀”的喇叭声响起,一辆科普大篷车缓缓驶入西游人参果专业种植合作社的院子里。从车上下来几名工作人员,动作麻利地将科普教具摆成一排。听到喇叭声,农户们自觉地停下手上的工作,等待着专家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授先进的管养技术。
“咱们种植的是脱毒苗,是精心培育出的成果,咱们在修剪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消毒工作,避免病毒侵入。”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果树学讲师洪明伟是这次的顾问。洪明伟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教技术,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多年来,石林依靠喀斯特地貌区中零散的“土窝”种植传统农作物,不仅收成难以保证,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1996年4月,西街口镇老木凹村农户赵光华引进种下第一株人参果苗,被载入《石林年鉴》。种植户发现,与其他农作物相比,人参果成活率高、耐旱性强、病虫防治管理容易、挂果多,非常适合在石漠化土壤中种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石林全县人参果种植面积达15.6万亩,产量25.1万吨,产值近15亿元。西游人参果专业种植合作社是石林县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人参果种植企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玉光带领108户农户在11600亩人参果生产基地中挥洒汗水、增收致富。合作社还组织除社员外的1876户农户种植人参果56280亩,总产量达8442万公斤,帮助农户销售人参果6765万公斤,培训指导农户13689人次。合作社一直重点培育绿色、高质量的品种,但苦于没有科技支持,发展陷入瓶颈。
科技小院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去年10月11日,石林人参果科技小院正式在西游人参果专业种植合作社授牌运行。科技小院专家团充分听取群众代表、有关部门和西街口镇的意见、建议,共同研究草拟科技小院三年行动计划。去年11月26日,云南农业大学派驻3名研究生蹲点开展工作,人参果种植朝着更加专业、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前进。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要让农民掌握科学种养本领。云南农业大学派驻研究生蹲点一线,了解人参果育苗、管护、移栽等实际问题,采取入村培训、田间学校等方式,与人参果产业协会、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技员、果农一道积极开展田间技术指导、试验示范、技术攻关,集成绿色增产方案,再进行大面积生产验证和应用推广。推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积极服务和助力乡村振兴。
在石林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梅颖看来,石林人参果科技小院是解决生产难题的一线阵地,是覆盖生产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是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实践基地,更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型农民的“星星之火”。
“一个院落、几间农房。小院虽小,背靠的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孕育的是广袤乡村美好的未来。”韩梅颖介绍,石林人参果科技小院自成立以来,坚持产业培育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未来还将不断推动高校专家和研究生服务乡村,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新机制,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打造宜居宜业乡村、富裕富足农民,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中发挥积极作用。(昆明日报记者 任翊翔 张雪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