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安徽报道(刘旭东):十年蝶变一路歌。
从2012年到2022年,这十年对于合肥来说,是综合实力进阶,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和民生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新跨越的十年。
十年来合肥综合实力跃上新阶
这十年,合肥聚力提高发展质量,综合实力站稳全国二十强。
经济总量突破万亿。从总量看,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167.9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4万亿元、增长2.7倍,连跨七个千亿元台阶,全国排名上升至第19位,十年前进13位。从增速看,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高于全国、全省2.4和0.7个百分点。从位次看,2021年,合肥市GDP总量在省会城市中居第9,比2012年前移6位;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9,前移13位。从首位度看,2021年,合肥市全省首位度比2012年提高3.9个百分点,达到26.6%,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元,较2012年增长2.2倍。
县区实力持续跃升。合肥市高新区综合排名居全国第8位、连续八年稳居前十,经开区综合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0位,新站高新区成为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基地;肥西县成为全省首个“千亿县”,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全国百强位次不断前移,巢湖市、庐江县全省十强位次巩固提升,连续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均实现总量过千亿、全国进百强。
十年来合肥创新动力持续奔涌
这十年,合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在科技强国战略布局中担纲承梁。
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壮大。合肥市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挂牌,已有、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研究院组建运行,国内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投入运行;“悟空探秘”“墨子传信”“铁基超导”“九章计算”等一批国际领先重大原创成果相继问世,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32家,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4个。2020年合肥市全社会研发经费(R&D)353.48亿元,同比增长21.2%,研发投入强度3.5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2和1.24个百分点,居全国城市第8、省会城市第3、长三角城市第4位。
全过程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合肥市高起点规划建设滨湖科学城,启动建设“科大硅谷”,建成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安徽创新馆,组建运行安徽科技大市场,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由2012年的615户增长到2021年的4578户,增长6.4倍,科创板上市企业14家,居省会城市第4位。立足发展所需、创新所需和人才所需,合肥市出台服务人才发展若干政策,全市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在合肥服务两院院士138人,每十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2.6万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万人。
十年来合肥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这十年,合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战新产业蓬勃发展。合肥市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语音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战新产业连续五年获得国务院通报激励。京东方、维信诺、长鑫、晶合、蔚来、比亚迪、中创新航等一批牵动性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落户合肥。
全市规上工业中,战新产业产值增速始终快于规上工业,2012-2021年均增长19.2%,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由2012年的24.4%提高到2021年的54.9%,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由2012年的30.5%提高到2021年的71.6%。
传统制造加速转型。合肥市累计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超1300个,1.7万家企业实现上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61家,居省会城市第6位,百亿企业达13家,联宝成为全市首家“千亿制造企业”。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合肥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成为长三角首个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落户合肥;淮河路步行街获批国家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
规上服务业中,2021年合肥市高技术服务业企业663家,较2012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4%;实现营收896.69亿元,增长3.4倍,年均增长17.9%。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处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分别为304家和352家,较2012年末分别增长1.64倍和2.95倍。
十年来合肥城乡融合共绘未来
这十年,合肥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市承载力和美誉度全面提升。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合肥市建成区面积从360平方公里拓展到500多平方公里、增长38%。常住人口近千万,城区人口突破500万、增长42%,城镇化率从65%提升至82.3%。
骆岗公园、东部新中心、新桥科创示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运河新城等五大片区全面建设,城市空间格局更趋优化。供水、供电、供热、油气等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建成5G基站突破1.4万个。
交通枢纽能级提升。合蚌、合福、商合杭、合安、安九等高铁陆续建成通车,米字型高铁网直达23个省会(直辖市),通车里程、密度均居长三角首位;高速公路网“一环八射多联”高速路网加速形成,高速通车总里程达482公里;新桥机场跻身长三角机场群重要区域枢纽。轨道交通里程达156公里,实现“5线联运、9线同建”,线网总客流近10亿人次。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合肥市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80家,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超6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全国推广,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88万公里。
十年来合肥打造巢湖最好名片
这十年,合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巢湖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合肥市扎实推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查问题整改,系统实施“五大工程”“四源同治”,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环湖十大湿地建成9个,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国考断面达标比例由27.3%提高至100%,全湖平均水质由劣V类转为稳定Ⅳ类。
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合肥市PM2.5、PM10浓度连续七年“双下降”,2021年优良天气比例达85.8%,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新高;重点土壤修复、废弃矿山治理有序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绿色转型持续加快。合肥市扎实推进国家低碳城市和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单位GDP能耗效益居全国领先水平,相当于全国1/2、全省2/3;成功申办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新增人工造林103.9万亩、公园游园237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8.4%,较十年前增长1.7个百分点。
十年来合肥改革开放释放活力
这十年,合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合肥市荣获营商环境省会十佳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城市、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劳动力市场监管、财产登记、纳税、政务服务、包容普惠创新等5项营商环境指标成为全国标杆,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40万户,较十年前增长4.7倍;创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群长制”,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招投标“评定分离”、工业用地“弹性容积率”等改革举措,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地方参与国家基础研究投入等改革举措成为全国经验。
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合肥市获批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服务贸易试点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进口贸易示范区,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49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肥投资;中欧班列开行突破2400列,2021年,中欧班列发运668列,是2016年的10倍以上。合肥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超15%,总量居省会城市第8。2021年,合肥市进出口总额514.6亿美元,是2012年的2.92倍,占全省的比重达48%,较2012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区域合作扎实推进。合肥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挂牌5家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园区,与上海杨浦、杭州、宁波等合作不断深化;全面落实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江中游四省会合作持续深化。合肥都市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21年合肥都市圈以占全省45.4%的面积和50.1 %的人口,贡献了全省63.6%的GDP、60.3%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6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十年来合肥民生福祉成色提升
这十年,合肥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2021年,合肥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6.9%,较2012年提高11.3个百分点,21.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200万人。合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081元增至2021年的26856元,年均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5434元增至53208元,年均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1倍,城乡收入比由2.8缩小到1.98。
城乡低保、特困保障、高龄津贴标准逐步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截至2021年底,合肥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66.1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15.8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17.41万人。
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合肥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79所,新增学位76.6万个;新增医疗卫生机构1443家、床位3.43万张,千人床位数、医生数分别增长53.4%、68%;建成城市阅读空间11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90%。
平安合肥建设扎实推进。合肥市入选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满意度连续8年双提升;安全生产事故数、死亡人数连续6年“双下降”,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九连冠。
过往十年,皆为序章。
未来,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作贡献的合肥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定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合肥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