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大托管”改革让小农户服气——两块稻田的“较劲”
来源:安徽日报  |  2022-10-31 09:22:55

  一块田里的水稻出现倒伏,叶片暗沉,稻穗偏小,且有瘪粒;另一块田里的水稻茎秆粗壮,稻穗沉甸甸,颗粒饱满……在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耿王村,两块相邻的稻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场景。

  记者日前来到耿王村,在2022年淮南市农业生产大托管水稻优质高产方案现场观摩会上,两块田之间的“较劲”让大家开了眼界。

  “大家来看看,土地托管和传统种植的区别不小呀。”耿王村书记李桂玉说,叶片暗沉的2亩水稻是村民按照传统模式种植,另一边500亩水稻是通过“土地大托管”方式进行种植。

  “哒哒哒、哒哒哒……”集中托管的500亩水稻已经进入收割期,种粮大户管站洋正组织农机忙秋收。两台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往复穿梭,收割、装袋、称重、测量湿度……根据测算,土地大托管田块亩产700多公斤,所含水分34%;未托管农户田块亩产500多公斤,所含水分40%。

  来自淮南市各县区的农业专家、种粮大户走向两块紧挨着的稻田,一边拿把稻穗相互比较,一边热烈地讨论着。

  “从选取良种到田间管理,科学的种植方案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促进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手拿两把不同的稻穗,安徽农管家公司总经理助理向杰说,两块田的收获差距,源于大托管带来的科技强农、机械强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震宇告诉记者,推广大托管就是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淮南市在全国首创以“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为主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同时协调生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跟进”,引入保险“托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我今年托管了500亩土地,种的是‘皖稻68’,全程机械化种植,无人机、插秧机、收割机等轮番上阵,今年水稻亩产750公斤左右,能卖到2000多元。”站在自家田头,管站洋对记者说。

  田埂的另一侧,村民王家友禁不住感慨:“本来还不服气,这一比较真是看到了差距。今年秋种,我也要将这2亩地托管给大户,不仅土地不撂荒,每亩有850元保底收入,我还能出去打工,日子一定越来越红火!”(安徽日报 记者 柏松 见习记者 张彩莉)

编辑:刘旭东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