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安徽消息(刘旭东):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当地以发掘运用“六尺巷”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形成了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体系,以“信访不上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为目标的枫桥经验“桐城模式”——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2015年6月,桐城法院孔城法庭为缓解“案多人少”矛盾,将六尺巷精神融入诉讼调解,推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形成“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并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在全市推广,实现建设标准、标识标牌、规章制度、队伍建设、文化墙、台账资料“六统一”。在此基础上,桐城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逐年上升,2022年达到98.8%。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立足“六事六民五治融合”,推动“和为贵”精神深度融入现代基层治理。桐城坚持把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作为凝聚基层治理的主轴,明确15名辖区派出所所长进入镇街党工委班子,226名民警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两长(单元长、联防长)”、村民组长与党小组长“三长”合一,进一步延伸党组织链条;完善“党建+平安建设”“党建+信访”的基层治理模式,做实无职党员联系群众机制,推进平安建设示范村(社区)创建,围绕“一个目标、双向约束、三方捆绑、四大标准”,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2022年5月,有村民反映黄甲镇水岭村五岭河至水磨湾出行不便。收到反映后,水岭村“两委”召集村民开会,就修路的事征求意见。经过几次讨论商议,仅用三天时间形成道路修建方案和茶园、山场补偿方案。至2022年12月,五岭河至水磨湾的土坯道路全线拉通,涉及补偿农户40余户。
桐城市整合信访、调解、仲裁、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及社会组织等资源,设置10个接访窗口、8个行业性调委会、4个法律工作室、1个速裁团队,打造一站式、全链条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成六尺巷文化墙600余面,开展六尺巷典故系列微宣讲千余场次;整合基层治理力量,紧扣“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全市242个基层党组织选聘1599名网格长、7258名“两长”,构建“党组织+网格长(政法干警)+两长+住户”的网格治理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据了解,桐城市先后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连续13年蝉联“省级平安县”。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同比下降6.6%,治安案件立案同比下降4.4%,社会治安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