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高质量一体化贡献“安徽力量”
来源:安徽日报  |  2023-03-09 11:16:59

  主动靠上去,积极融进去,下好“一盘棋”,聚力“一体化”。去年以来,安徽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安徽如何展现新作为,助力更高质量一体化?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此纷纷建言献策。

  创新共建 打好协同创新“组合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近年来,安徽立足丰富的科教资源,坚定不移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与沪苏浙携手创新、联合攻关,共同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协同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牵头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2022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七位、连续11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协同创新,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能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注入强劲动能。”全国人大代表金葆康认为,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密集、基础雄厚,一直是我国的科创高地。随着相关规划、方案的出台,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协同合作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推动实践层面的协同合作步伐不断加快,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效应更加显现,科技资源实现共享。

  金葆康表示,长三角是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重要布局地区,大科学装置和高能级科创平台在此聚集,有着明显的创新优势,对集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十分有利。他建议三省一市要进一步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大科学装置和高能级科创平台共享协同机制,在服务规则制定、服务信息互通、开放共享评价等方面加强协作。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综合技术实力最强、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六成。全国政协委员徐晋认为,要结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差异化定位,联合制定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自资源、优势、特色领域和重点培育方向,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加快推进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协调共进 紧握“结对合作之手”

  紧握“结对之手”,踏上“共进之路”。近年来,安徽携手推进沪苏浙结对帮扶皖北城市工作,8对结对城市全部印发结对帮扶方案、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商定共建合作事项,甬蚌、宁滁、松六、徐淮等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挂牌成立;携手加快宁滁、宁马等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共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2022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4个、总投资668.2亿元。

  作为皖北城市,亳州市近年来深化与沪苏浙合作对接,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全国人大代表秦凤玉说,近年来,亳州市加强与沪苏浙城市等高对接,主动靠上去、积极融进去、争当“上进生”,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总量再跨千亿元台阶。其中,与上海市奉贤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与沪苏浙3个市(区)、24个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去年新签约来自沪苏浙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0个、总投资151亿元。

  “亳州同皖北其他地区一样,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工业化水平较低、城镇化发展滞后。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要求,全面实施‘六一战略’,深化与沪苏浙城市合作。”秦凤玉表示,将发挥“药、酒、农、旅”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亳州产业园、涡阳永康产业园、亳芜浙江五金机电产业园等一批园中园,打造3条千亿级、6条百亿级产业集群。更多承接来自沪苏浙的产业转移,强化土地、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保障,加强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合作,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展现亳州更大作为。

  民生共享 共绘长三角“幸福之圈”

  自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医疗合作按下“快进键”。然而,长三角各地区医疗服务仍存在区域间不平衡、医疗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陶仪声说,要持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支持长三角医疗机构深化紧密型合作,持续提高长三角群众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的获得感。

  优质医疗资源“沉下来”,医疗服务价格“动起来”。医疗服务价格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也关系着公立医疗机构和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刘连新说,要对标长三角发达地区,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持续推进“填空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促进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

  围绕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安徽省连同沪苏浙共同实施长三角区域社保卡服务一卡通,实现异地提取住房公积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等140项应用场景“一网通办”;教育、医疗等资源加快共建共享,安徽省联合沪苏浙共同建设国家儿童、创伤、中医、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开展与浙江大学省校全面战略合作,广大安徽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沪苏浙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安徽日报 记者 王弘毅 朱胜利 范孝东 张岳 李浩)

编辑:刘旭东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