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就有着这样一些听障孩子,他们从一开始的听不见,不会说,在经过科学系统又艰辛的康复训练后,他们能听会说 ,并且背上了书包融入到了普通孩子的生活轨道。
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
“我们要进一步把工作做实,让更多听障孩子早干预、早治疗、早训练,把握住学龄前关键时期,让听障孩子及早康复、及早聆听,及早正常入学。” 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听力语言科科长刘艳玲说。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已经让越来越多听障儿童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开口说话。
希望从这里开始
“几年前,马明泽接受了国家免费的人工耳蜗手术,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两年的语言康复训练后,就进入了正常的普小就读,这让我们这个家庭燃起了希望。”听障少年马明泽妈妈马林玉感慨地说。目前马明泽在银川十二中随班就读,在班里任班长,他数学成绩优异,在班里自习课期间还担任数学辅导员工作,弹一手好的钢琴,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样快乐地读书成长。
孩子在有声的世界里找到了自信
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项“抢救性康复”工程,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由听力师、耳科医生、耳模制作师、康复教师、言语矫治师组成的专业团队,采用集体教学、个别化康复训练、亲子同训相结合的形式,运用各项评估、言语矫治、听觉口语法教学(AVT教学)等专项技术,强调家长的深度参与,开展家庭康复指导、预约指导等服务。
据了解,宁夏残联根据自治区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为0到6周岁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手术、术后康复训练和佩戴助听器等。目前,通过系统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帮助2000多听力障碍儿童听到了声音,学会说话,掌握语言,与人交流,进入幼儿园和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达95%以上。
自201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实施以来,宁夏听障儿童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筛查426人,为283名听障儿童验配气导助听器485台,为10名听障儿童验配骨导助听器10台;自2007年以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筛查597人,为318名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宁夏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