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位于浙中网红村庄——武义县坛头村、由安徽淮南诗人雪鹰和武义县文艺界共同创办的中国当代诗人档案馆即将对外开放。当前,档案馆已收到近千位当代诗人诗集、创作手稿及部分诗人书画,近年计划征集3000位中国当代影响力诗人入馆。馆内既可参观每位诗人的作品陈列,又可进入电子版纵横延伸,了解中国当代诗人精神坐标和鲜活创作状态。
诗人梁晓明向雪鹰赠书
进驻武义坛头近3年的诗人雪鹰说,金华是诗坛泰斗艾青的故乡,与金华山水相连的武义是中国新诗开创者之一、革命烈士、“湖畔诗社”重要代表潘漠华的出生地。该地人杰地灵、底蕴深厚,全县有一批热爱诗歌的青年,坛头又是文艺氛围特别浓厚的地方,他希望利用积淀多年的资源做点事情。雪鹰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出版诗集10多部,兼职主编10多家官方和民办诗刊,斩获全国诗歌奖项几十项。他表示,非常感谢武义官方和民间及全国诗人对创办中国首家当代诗人档案馆的鼎力支持。
据了解,中国当代诗人档案馆建设发展是动态拓展的平台。入馆诗人没有地域身份限制,只要热爱诗歌并创作出大家认可的作品即可。艾青、北岛、梁小斌、芒克、舒婷、顾城、徐敬亚、王小妮、杨克、罗振亚、沈泽宜、胡弦、李云、杨四平、汪剑钊、沈苇、李不嫁、育邦、宫白云、方文竹、马启代、冷盈袖……2023年正月初一,中国先锋诗歌代表、《北回归线》创办人梁晓明携文友来到坛头,送上他近年出版的诗集和创作真迹;4月21日,安徽诗人刘斌来武义参加诗会,参观诗人档案馆并留下作品和相关资料;4月29日,创办实业的苏州诗人贡才兴,专程到坛头了解档案馆进展情况;5月1日,借武义首届发展大会之机,施虹羽等乡贤诗人参观访问在建中的诗人档案馆……
婺州窑、民俗画馆、文学驿站、茶吧、咖啡馆、骨与朵藏诗阁、善水堂读画轩、王唯工笔画艺术馆……自2018年开始,坛头村进驻了近20个项目,大多项目都立足地域民俗风物和文艺铸魂,中国当代诗人档案馆是其中标杆性项目。几幢简陋整洁如同螺蛳壳的老房子,整合陈列着越来越多的当代诗人作品,小小立面拓展着山川旷野和天空海洋。(文/图 鄢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