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县:“红色沙漠”长出“金果子” 野枇杷成“致富果”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6-13 09:58:07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0

谢生(左一)带领助农团队直播推介野枇杷 供图 衡阳县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湖南报道:“各位网友,我们这里的野枇杷,生长在紫色页岩的大山深处,是一味药食同源的农产品,现在快成熟了,欢迎大家来采摘选购……”6月11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环洞村野生枇杷基地里,衡阳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谢生带领“湘村农场”平台的助农直播网红团队,正利用抖音等直播平台,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客户预售当季野枇杷。

  直播间外,漫山遍野的枇杷林层层叠叠,放眼望去,野枇杷如繁星点缀在乡野之间,分外美丽。这些枇杷不仅好看,还有不少食用价值。“新鲜野枇杷可以用来煮稀饭,熬制绿豆汤,干制野枇杷可以泡水或者煮水喝,起到祛痰止咳的作用,也有润肺健胃的功效。”谢生介绍。

  据了解,环洞村的土地主要是红色沙土,曾被当地人称为“红色沙漠”。衡阳县岣嵝乡副乡长何春林便带领环洞村党支部书记粟余粮等人,一起前往湖南省林科所,引来良种苗,带领上百名村民在漫漫荒山上改良土壤,种植野枇杷树,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尝试。

  “紫色页岩山体的土壤改良后,野枇杷树不仅长得快,而且成熟后,每株年产量会在100斤左右,亩产收益能到两万元。”粟余粮表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1

精心养护的野枇杷长势很好 供图 衡阳县委宣传部

  “在直播间销售的野枇杷,我们会当天进行采摘配送,衡阳市城区当天就能送到。需要野枇杷干的,我们也会经过烘晒等工序后,第一时间送到客户手里。”谢生说。

  带领团队直播的谢生,出于对乡村的热爱和儿时的情怀,毅然辞去原有的工作,投身农业数字化。他通过前期调研,投资开发了“湘村农场”认养农业数字平台,创建了“湘村振兴研习社”,用大数据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目前,“湘村农场”平台上交易额已达4亿元,为390家农业种养公司和合作社拓宽了销售渠道。

  “曾经的‘红色沙漠’蝶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野枇杷一晃成了乡亲们的‘致富果’。2022年岣嵝乡就与‘湘村振兴研习社’及中国电信衡阳分公司签订了共建数字乡村协议。‘数智化’驱动成了乡村振兴‘新引擎’,新模式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衡阳县岣嵝乡党委书记蒋霁说。

  近年来,衡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野枇杷产业。同时,该县整合了各类技术力量,把野枇杷制成果脯和茶类等衍生产品,大力提升野枇杷产品附加值,加强线上线下营销推广,全县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文 陈曙霞 谭连海)

  

编辑:佘颖慧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