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和文化遗产具有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直抵人心的魅力,在新时代,继续加强保护、传承、利用,挖掘多重价值,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江淮大地绽放多彩魅力,成为承载中华文明、散播徽风皖韵的价值符号和文化精品。
在保护中传承,文物活起来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是芜湖市一个寻常的周末,市民们在江边信步,老芜湖海关大楼静静地矗立在江岸边。芜湖境内的长江岸线,坐落着诸多历史建筑,它们是文物,更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风景线。
《芜湖市主城区优秀文物建筑分布示意图》显示,芜湖近代西洋风格的文物建筑主要分布于范罗山、雨耕山等滨江沿线,是目前安徽省保存最多、体量最大、规格最全、最具典型的西洋风格文物建筑群。此外,芜湖古城片区文物古建筑61栋,形成了花街、薪市街、南门湾、南正街和东内街、萧家巷、儒林街两条历史文化街区。
2022年,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全省率先实施文物建筑“一房一册”保护利用提升项目,首批完成6处15栋国保文物建筑及周边地形勘测、本体测绘、三维场景建设、房屋安全鉴定和档案资料数字化,为让文物活起来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与芜湖的近代建筑不同,黄山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安徽的重要地理标识。今年以来,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内的徽州历史博物馆创新推出“博物馆奇妙夜”系列活动,依托博物馆文物和场地优势,将徽州千年历史文化融入特色活动中。数量多、分布广,是歙县古建的重要特征。歙县通过项目引领、修缮保护、业态打造等方式实施徽州古建保护利用工程,有效实施了徽州古城和古镇、古街、古村落综合整治,推进国保单位许村古建筑群等1000多处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文物建筑,在六安是另一个独特的存在——多为革命旧址。暑假来临,金寨县红军广场的游人络绎不绝。以金寨县斑竹园镇为例,小镇半径2公里内包含着国保、省保、县保等各级文保单位9处。很多革命文物为土地革命时期党组织的活动场所,大多数是旧宗祠。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斑竹园镇宝贵的革命文物资源,金寨县文物部门多方走访考证建成年代、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功能使用,精心修缮,再现革命旧址的历史风貌。
历史建筑是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有不可移动文物2.5万处(含革命文物3318处),其中国保单位175处,省保单位915处,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分别为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大运河安徽段。这些品类齐全、特色鲜明的文物资源,体现了安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脉。
讲好文物故事,彰显徽风皖韵
眼下,亳州市博物馆的“六载·千年——亳州建设工程六年考古成果展”已正式开放,展期一个月。绿釉牡丹纹瓷枕、青釉双耳壶、黑釉瓷罐、白釉瓷罐,瓷器有历史,也有“颜值”。
展示出土文物,展现当地千年文化底蕴,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需要生动有“颜”的打开方式和真材实料的主题内容。将考古成果及时转化为大众能够有效接受的展陈,越来越成为共识。
前不久,蚌埠“九里十八岗”考古成果展,入选第六届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九里十八岗”是蚌埠当地居民对沿淮分布的18个大小岗地的俗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东,既是这处遗址的考古人,又是这场展览的策展人,他说,展览选取“九里十八岗”具有代表性的蚌埠双墩遗址、钟离君柏墓、黑虎岗墓葬群等,分为“淮畔曙光 文明初现”“夷人东来 拓土生根”“楚风东渐 合归一统”三部分,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蚌埠自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至汉末的历史轨迹,将淮河流域早期文明以更直观、更易理解的形式展现给观众。
对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和阶段性总结,对区域文明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意在深化公众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解与认同。而在考古成果释读和价值挖掘方面,考古遗址公园更是一个创造性的工程。
在国家文物局网站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推介中,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再次亮相。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遗产价值为导向,依托考古研究成果,系统策划价值展示节点系列和重点解说场景系列,展现遗址的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实现对遗址的科学展示。只有系统、科学地构建遗产价值阐释框架,才能全面、准确地向公众诠释遗产价值。如今,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通过遗产价值特征分析,提炼阐释主题,引入多种体验方式拉近游客与遗址间的时空距离。
文物信息的阐释与文物价值的挖掘,关系到文化意义建构与文化继承发展过程。目前,我省有凌家滩、明中都、蚌埠双墩和禹会村、繁昌窑、寿春城6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潜山薛家岗、固镇垓下等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认为,应当深化文旅融合,推进考古研学旅游基地建设,促进遗址公园与城乡建设、文旅业态、生态保护相结合。
提高文保意识,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随着人们文化遗产意识的普遍觉醒,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读文物”“识遗产”的时代,大众对参观博物馆和探访文物古迹的兴趣不断增强。
今年“五一”小长假,安徽博物院在实行分时段限流、实名制参观预约前提下,总参观人数超10万人次,其中江苏、河南、浙江、湖北等外省观众2.2万余人次,占比逾22%,且年轻人成为看展新主力。携程《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显示,安徽博物院(新馆)上榜安徽热门景区“Top10”,位列第四。同时,文创空间人气火爆,线下文创销售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740%。“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将一直持续至今年暑假。与展览相呼应,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在安博进行了一场“从巴蜀到吴越——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学术讲座,线上线下共45.6万人次观看。文物成“顶流”,而在“打卡热”之后,更多人愿意关注展品背后的故事,求索传统文化的新知,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
在含山凌家滩,基层文保员程年仓的故事大伙都不陌生。作为15名全国大遗址联盟“十年杰出贡献人物”之一,他曾经踏上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十周年庆典的红毯。如今,程年仓的儿子程鸿达也如愿成为一名考古队员。张行炳是金寨县红军小镇汤家汇镇的基层文物保护员。镇内4处国保单位、12处省保单位、35处县保单位和4处国家级传统村落倾尽了他的心血。从雪夜到汛期,他用自己细致认真的态度呵护着每一件文物的安全。1989年出生的李醒,是基层文保员中的“新生代”,但凭借业余爱好积累起来的文物知识,李醒先后发现报告了皖北乃至淮河流域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渠沟遗址、淮北市环山东路古墓群(战国至东汉时期)等重要古代遗存。
镌刻历史基因的文物,属于我们当代人,也属于后代子孙,全民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反映了社会与文化的进步历程,文物活起来,从价值认定走向价值传播,激发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爱国奋进力量作出更大贡献。(安徽日报 记者 晋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