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中,江苏与安徽同属江淮流域,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可谓“沾亲带故”。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皖苏合作持续保持较高热度,经济合作日渐加深、人员往来愈发密切、省际毗邻地区的跨省合作成效显著,更多的皖苏人民体验到了一体化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中求进”,毗邻区做起跨省“大生意”
安徽的“长三角邻居”中,江苏算是最“近”的,两省接壤区域较多,省际毗邻地区来往十分密切。近年来,安徽省持续推进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宁滁、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驶入跨越发展快车道。
日前,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与滁州宝岛特种冷轧带钢有限公司“高品质汽车用带钢联合研发中心”签约仪式在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举行。中心运行后,将致力于共同开发高品质新型带钢、新型低密度高强特种钢产品。
“研发中心将进一步丰富特种钢材产品,全面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徐晓春说。
滁州宝岛位于来安汊河经开区,正处于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内,距离南京非常近,产业链互补、区位交通等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如今,滁州宝岛已成为南钢的战略用户,2014年以来,南钢向滁州宝岛累计采购量近6万吨。
随着宁滁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南钢与滁州宝岛正发挥各自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互通、技术共进。
这边宁滁“相邻相融”,那边宁马“紧密握手”。以马鞍山市博望区为例,该区是“中国刃模具之乡”。近年来,博望区积极推进“东向战略”,全力对接南京。
2021年7月,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挂牌后,博望区迎来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新型功能区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打造1个先进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省际同城化发展2个示范区,实现了一体化发展新突破。
共建共享,示范区打造县级跨省合作典范
目光移到另一处苏皖毗邻地区——宣城市郎溪县。在郎溪县定埠港,随着一辆辆满载的货车从码头堆场驶离,龙门轨道吊装工作迅速启动,集装箱被一个个吊起,顺着轨道路线,平稳地落在待装船舶上。
这繁忙的场景,是郎溪县水运经济蓬勃向上的真实写照。仅今年一季度,宣城郎溪定埠港港口吞吐量就达到78.8万吨,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42%。
皖东南的小小渡口,为何如此繁荣?这里位于皖苏交界处,航线横贯长三角三省一市,有效打通了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水运通道,实现与长三角地区水上交通的无缝对接。
苏皖合作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以县为单位、以生态为底色、以共建共享为目标的跨省合作区。目前,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形成了一批一体化制度创新实践成果和重点项目建设成果。以交通建设为例,宁宣杭高速公路江苏段(高淳—宣城)全线贯通,溧宁高速江苏段(溧阳—宣城)建成通车,苏皖两省省际毗邻地区两条“断头路”的贯通,直接推动溧阳、郎溪、广德三地主城区迈入“1小时通勤圈”。
亲上加亲,皖北苏北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不仅仅是皖东南,如果把目光聚焦到北边,淮北和徐州这对皖北苏北“老铁”也紧紧握手。随着结对合作帮扶的推进,两市“亲上加亲”,交出一份可圈可点的一体化发展“答卷”。
在产业发展方面,淮北、徐州有着很多互补性,合作空间广阔。淮北锂电池、电子元器件、氢能源等产业链与徐州新能源产业有着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效能。为此,淮北发挥机械加工、精密智造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积极嵌入徐州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等产业链条。
“‘淮北服务’刷新金彭速度,在这里投资放心安心。我们将做大做强金派克能源系统总部基地项目来回馈这份信任。”来自徐州市的金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鹿守光表示。
金彭集团旗下江苏吉麦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在淮北投资50亿元,建设金派克能源系统总部基地项目。从2022年4月16日签订投资协议到当年11月6日产品正式下线,该项目仅用了半年时间,创造了来淮北投资企业的最快落地纪录。
“好邻居”,更是“好队友”“好伙伴”。在一轮又一轮合作之下,产业更夯实,生活更美好,毗邻地区更“融合”……安徽、江苏两省将不断奋楫争先、深化合作、积极探索,共同打造区域一体化合作新典范,携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篇章。(安徽日报 记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