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十年来,合肥的蓝天越来越多。2022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3.6%,实现“九连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比2013年提升36.1个百分点,创十年来新高。全市空气质量6项指标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重污染天气连续三年清零。
从“盼蓝天”到“拍蓝天”“晒蓝天”,如今,合肥人的朋友圈里,蓝天白云是常客,照片底色也日益鲜亮。
“漫画天”刷屏
7月17日下午,雨后初霁,在骆岗公园,碧空万里,云海蒸腾,蔚为壮观。阳光穿破云层射向大地,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被雨水冲刷过的大草坪,愈显葱茏与翠绿。不少晚饭后来公园散步的人都举起手机,定格下这“雨过天晴蓝”。
而在前几日,不少市民还晒出了合肥的“漫画蓝”,明媚的阳光衬着蓝天与白云,宛如漫画般唯美而治愈。
家住老市府广场附近的市民李何还拍下了一组“天空日记”。他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在卧室的窗台前对着天空拍一张照片,记录生态之变。一年过去了,只见他的手机相册里,一片蔚蓝。
“记录蓝天,就像在记录每天的心情,蓝天多了,幸福感也更多了,对家乡也越发热爱了。”他说道。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位于全省前列。
智慧+守护“合肥蓝”
“抓拍视频。”近日,像往常一样出车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发现路面扬尘后,嘴里说出了这句口令。正当乘客表示疑惑时,他给出了解释:“这是我在启动车内的智能语音抓拍系统。遇到施工扬尘、冒黑烟车辆、渣土车带泥上路等可能存在大气污染的问题,说出这个语音口令它就会拍摄视频。”
王师傅指着车内后视镜位置介绍,“这个视频抓拍设备通过车载点烟器取电,即插即用,像行车记录仪一样,拍摄的内容会上传到后台系统。”
原来,今年6月,合肥市蜀山区生态环境分局为35辆出租车安装了走航监测设备,并为其中10辆出租车配备了智能语音抓拍系统,司机只需喊出语音口令,就能让车载摄像头拍下路面环境污染相关画面。
蜀山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车辆行驶中可通过抓拍系统及时发现、精确定位污染源和传输位置、数据信息等,有助于实现城市颗粒物从固定点监测到全路网监测的转变。
在“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滋养下,合肥更多地巧用科技,助力城市空气“清新”。
近年来,合肥推进重点排污单位和主要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天地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构建机动车排气污染“天地人车”监控平台,网格化监控空气质量。
此外,还开发集监测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数据处理、模型推演、预测预警、应急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环境可视化管理,探索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张图”指挥。
绿色发展取得质的跨越
天空中的每一抹蓝,都值得铭记,都有其背后的故事。
2021年,合肥最后一座垃圾填埋场——龙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场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龙泉山皖能生活垃圾焚烧厂建成投产。从“填埋”到“焚烧”,垃圾实现“变废为宝”,绿色发展取得质的跨越。
据专家分析,污染物浓度的持续下降主要归因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今年以来,合肥市出台实施方案,修订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保持扬尘治理高压态势,检查建筑工地1660家次,整治裸土地块1391个,重点问题全部采用立案、约谈等方式查处。
此外,合肥市还常态化开展柴油车路检路查和入户抽测,今年以来处罚超标柴油货车140台次,抓拍黑烟车处罚151台次。启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电子围栏管理,累计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信息3.3万条,核发环保标牌2.7万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合肥市生态环境局成功磋商全市首例涉及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赔偿金额15.76万余元。这也标志着合肥实现了水、土壤、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全覆盖。
如今,合肥的蓝天一天天增多,市民的“蓝天幸福感”中,不仅有眼前的蓝天白云,更有“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精神“富矿”,共同绘就“蓝天碧水净土”的生态画卷。(合肥日报 记者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