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中国丨南非“黄玫瑰”绽放在中国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  |  2023-08-21 13:12:34

  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

  南非女孩萨拉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黄玫瑰。她16岁时随父母来到中国,现在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六年。在她眼中,中国具有哪些独特的魅力?她对未来又有什么样的规划?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南非“黄玫瑰”萨拉“遇见中国”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黄玫瑰,我来自南非。我在中国差不多6年,我在华侨大学学习汉语言。”

  黄玫瑰是南非女孩萨拉的中文名字。她说,因为黄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玫瑰是她最喜欢的花。16岁时,因为父亲在中国找到一份工作,萨拉随父母搬到了中国。对中国,萨拉可以说是“一见如故”。

遇见中国丨南非“黄玫瑰”绽放在中国

萨拉(最右)和同学们(受访者供图)

  “ 来中国前我以为大家都穿着传统服饰,汉服或者旗袍什么的。来了以后,我发现中国非常现代化,科技也十分发达。中国就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感到很安全,并且非常自在,因为中国的社会也非常开放。我很快就适应了。”

  目前,萨拉就读于华侨大学,开学即将升入大四。她说,自己一家人都十分喜爱中国,选择学习中文,也是为了帮助家人更好地融入中国。

  “我父母非常喜欢中国,他们认为搬到中国来能让我获得更多机会。我们一家人在这里有了朋友,还养了两条狗。我们把中国视为第二故乡。我希望能更顺畅地与人交流,也希望能帮助我的父母,他们都不会说中文。我是我们整个家族中第一个会中文的人。”

  求学期间,萨拉加入了华侨大学“海外新声代”新媒体工作室。工作室从留学生的视角,用“Z世代”偏好的短视频等媒介形态,面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遇见中国丨南非“黄玫瑰”绽放在中国

2023年4月下旬,萨拉在太原(受访者供图)

  春节体验包饺子、写福字,端午跟老师学习弹古琴曲《离骚》,在福建晋江体验当地非遗——磁灶陶瓷雕塑技艺,去开封清明上河园穿上汉服感受“一日梦回千年”,去太原见证当地文旅事业的蓬勃发展,到上海、杭州等地了解中国双碳发展成就……萨拉借此机会,体验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也增加了对当代中国的了解。

  “我们去了不少地方,也学习到中国不同地方的文化。我想学校是希望我们尽可能地了解中国文化,以及当下中国的国情。我会把其中一些视频发给我在南非的亲友看,尤其我的外婆,她非常喜欢看我参与拍摄的各种视频,还让我定期把这些视频发给她看。”

遇见中国丨南非“黄玫瑰”绽放在中国

萨拉(左)和同学在福建土楼(受访者供图)

  萨拉说,自己在南非的朋友们也对中国很感兴趣,自己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情况都是朋友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他们最常问的问题就是,中国安全吗?因为南非的治安并不算太好。我说中国非常安全。他们很关心我在中国生活得怎么样。他们还总问我,你是怎么学中文的?你是怎么记得这么多汉字的?我说我也不知道,我已经适应了。”

  萨拉坦言,语言学习并不是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甚至可以算是“走出舒适圈”的一种挑战。她说,看到身边的中国民众都非常努力,自己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和激励。

  “我觉得选择学中文是很有价值的,让我真切体会到了‘努力’一词的含义。在中国生活让我了解到中国人是多么努力,这也激励我认真学习中文,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

遇见中国丨南非“黄玫瑰”绽放在中国

萨拉体验汉服(受访者供图)

  8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南非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也是第一个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非洲国家。中南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早已远远超越双边关系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影响。萨拉说,希望“一带一路”倡议能为两国带来更多的机会。

  “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我们两国合作打开更多的大门,在许多方面提升我们的合作水平。我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两国能更多地互学互鉴。”

  在中国6年多时间,萨拉笑称,自己已经是一个“Foreign Chinese”(外国籍中国人)了。展望未来,她说,希望能用自己的多语种优势找到心仪的工作,并顺利考到驾照。

  “从小我就想做老师。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能用中文跟人沟通的英文老师,希望我能顺利毕业并找到工作。我妈妈还希望我工作后能有时间去考个中国驾照,我想这将是另一个有意思的经历。”

  记者丨朱宛玲

  签审丨魏郁

编辑:殷亮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