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蜀山非遗文化不断“出圈”,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实现保护创新,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保护与传承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交辉相映,让更多的人共享保护成果,惠及全民。
匠心坚守,热爱可抵岁月长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早在数千年前,船就作为一种交通工具,逐波于人类历史长河之中。在庐州吴氏船模传习所里,目光所及,帆桅林立,郑和宝船、古罗马商船、李鸿章官船、巢湖民船……恍惚间犹如置身于波涛汹涌的海面之上。这些都是省级非遗项目庐州吴氏船模代表性传承人吴培匠心制作的宝贝。
吴氏船模制作需几十道复杂工序,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
几十年来,吴培共制作了近700艘船模,最大的可下水载人,最小的不足一寸。从船的形态、尺寸到每个部件的花纹,吴培都会反复查阅资料,力求还原其最真实的面貌。凭借这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和一双巧手,他被称为“指尖上的江淮船王”。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画”中的白鹤,正欲展翅高飞,油亮的羽毛发出柔和的光色,如同华丽的绸衣,栩栩如生的画作竟是由毫不起眼的麦秆制成。一捆麦秆、一把剪刀、一瓶乳胶、一把电烙铁,庐州麦秆画传承人马龙麟运用朴素的工具,点麦成“金”、妙笔生“画”,将麦秆制成一件件古朴典雅、纤毫毕现、吉祥寓意的工艺品。
马龙麟向年轻人介绍麦杆画的技巧
煮、剖、刮、熨、剪、裁等几十道工序,完成一幅复杂精致的麦秆画,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马龙麟把几十年心血倾注在自己挚爱的麦秆画创作中,乐此不疲,只为让传统技艺被更多人了解。
匠心传承,非遗薪火生生不息
徽帮裁缝传承人王俊介绍,当年,他的爷爷王允茂,与同乡好友、徽州儒商胡学仁,在上海合股开办“徽仁洋服”店,精湛的技艺吸引了全国各地社会名流前来订制。在数十年的积累中,王允茂逐渐形成一套“四功、六针、九法、十六诀”的成熟技艺体系。 王俊深入了解刺绣文化,耐心打磨缝制技艺,坚守、传承老一辈的初心。1992年,王俊在合肥重新创立起“徽仁洋服”品牌,注册了品牌商标,让老字号重焕青春。
徽帮裁缝传承人王俊展示他的作品
传承木版水印花笺技艺的童寿记始于1910年,1923年正式创牌,童敏从小耳濡目染,爱上了这门手艺,开始自己搜集资料学习研究,成为了童寿记木版水印花笺新一代传承人。
童敏正在制作木版水印花笺
近年来,蜀山区不断加大对非遗项目的挖掘、保护和宣传力度,蜀山非遗与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办活动、开展览,“走出去”“请进来”,打造VR展厅、数字非遗,线上线下融合互动,随时随地感受非遗魅力……截至目前,蜀山区共有省市区级“非遗”项目57项。其中,列入省级保护名录11项,市级9项,区级37项。未来,将有更多非遗在新时代中“活起来”,穿越时光,走进千家万户,绽放时代光彩。(文/图 詹伟伟 张娜 朱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