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农村改革45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时刻,9月12日上午,由中共合肥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和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的纪念农村改革45周年座谈会在合肥市肥西县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召开。会议认真总结肥西县小井庄“包产到户”改革的基本经验、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大力弘扬改革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小井庄是中国“包产到户”的发源地。45年前,安徽遭遇百年一遇大旱,秋种无法进行。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在深入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后,省委决定“借地度荒”。9月15日晚,肥西山南区委书记汤茂林在柿树公社黄花大队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如何解决当前困难和来年可能发生的春荒。会上议定出“四定一奖”责任制办法,即“包产到户”,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当年获得大丰收。小井庄包产到户和小岗村大包干一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吹响了农村改革的号角。
参会人员参观合肥市肥西县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
走进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个个瞬间,无不体现着小井庄人敢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艰苦历程;无不彰显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政府、党组织为民解忧的服务宗旨。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亲历者讲述了当年一幕幕记忆和细节;县(市)代表,用一组组数据和一个个事件,反映着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45年风雨兼程,45年砥砺奋进。如今,小井庄遍地莲花、柳荫掩映,田间地头成为网红打卡地;乡野池塘边,坐上小火车便能绕览品种各异的太空莲花;走进民宿就能体验乡村的淳朴民情。
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成绩的取得来自于一次次的思想碰撞和创新实践。会上,省、市专家学者,用自己多年工作经历和研究成果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安徽省、合肥市农村改革45年,在政策、制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让与会代表感受到农村工作者身上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
知史方能明智,小井庄“包产到户”的重大事件在史册上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与会代表们在《中国共产党安徽历史》(第二卷)《安徽省志·农业志》《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第二卷)《合肥市志》以及《中国共产党肥西历史》(第二卷)《肥西县志》《小井庄村志》等史书前驻足翻阅。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阔步前行。“努力从党史中汲取继续奋进的智慧力量,弘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合肥市委史志室主要负责人说,此次座谈会紧紧围绕“大力弘扬改革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重点聚焦“五个振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建言献策,高质量建设农业强市、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开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文/图 焦明仁 邹雪锋 崔建军)